当前位置:电子课本网 > 古诗大全 > 闺怨诗 > 

早春行

《早春行》

唐代·王维

紫梅发初遍,黄鸟歌犹涩。
谁家折杨女,弄春如不及。
爱水看妆坐,羞人映花立。
香畏风吹散,衣愁露沾湿。
玉闺青门里,日落香车入。
游衍益相思,含啼向彩帷。
忆君长入梦,归晚更生疑。
不及红檐燕,双栖绿草时。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紫色的早梅刚刚遍地开,莺儿的歌声还不那么流利。
折取杨柳枝的是谁家女儿,赏玩春光唯恐它匆匆流逝。
喜爱澄波为临看妆,见人含羞却倚花相映。
香粉气生怕被吹散,绣衣裳也恐露水沾湿。
侬家住长安的青门之中,黄昏时香车才缓缓归去。
那人游荡在外更添相思,含悲落泪走向独宿彩帷。
怀念你你就总是进入梦中,迟迟不归又令我心生疑惑。
叹不如红瓦屋檐下的燕子,在铺绿的巢中日日双栖。
注释
黄鸟:鸟名。有两说。《尔雅·释鸟》:“皇,黄鸟。”郭璞注:“俗呼黄离留,亦名搏黍。”黄离留,即黄莺。 郝懿行义疏:“按此即今之黄雀,其形如雀而黄,故名黄鸟,又名搏黍,非黄离留也。”《诗经·国风·周南·葛覃》:“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三国魏曹植《三良》诗:“黄鸟为悲鸣,哀哉伤肺肝。”赵幼文校注:“《诗经·黄鸟篇》序:‘《黄鸟》,哀三良也。’”唐李白江南春怀》诗:“青春几何时,
黄鸟鸣不歇。”涩:指声音不流利、圆润。
⑵弄春:谓在春日弄姿。明徐渭《赋得万绿枝头红一点》诗:“名园树树老啼莺,叶底孤花巧弄春。”
⑶爱水:爱惜水。《韩诗外传》卷三:“夏不敷浴,非爱水也。”
⑷羞人:害羞,难为情。唐刘言史山中喜崔补阙见寻》诗:“白屋藜床还共入,妻老大不羞人。”
⑸玉闺:闺房的美称。唐李昂《赋戚夫人楚舞歌》:“玉闺门里通归梦,银烛迎来在战场。”青门:长安城东的霸城门,因东方为青帝,门涂青色,故名。
⑹香车:用香木做的车。泛指华美的车或轿。唐卢照邻行路难》诗:“春景春风花似,香车玉舆恒阗咽。”
⑺游衍(yǎn):尽情游乐,恣意游逛。《诗经·大雅·板》:“昊天曰旦,及尔游衍。”毛传:“游,行;衍,溢也。”孔颖达疏:“游行衍溢,亦自恣之意也。”益:更加。
⑻含啼:犹含悲。南朝梁萧大圜《竹花赋》:“附紫笋以含啼。”隋江总秋日新宠美人应令》诗:“翠眉未画自生愁,玉脸含啼还似笑。”彩帏:彩色的帐子。
⑼双栖:飞禽雌雄共同栖止。三国魏曹植《种葛篇》:“下有交颈兽,仰见双栖禽。”
鉴赏
  这首闺怨诗描写贵族女子白天郊外游春、夜间独守空房的复杂心理。
  诗的开头,描绘出早春的美丽景象。“紫梅发初遍,黄鸟歌犹涩。”紫梅刚刚开遍大地,黄莺的歌声才开始歌唱,休憩了一冬的嗓子,尚未划破那缕梗在喉间的生涩。诗中的女主人公是一位少妇,在万物复的早春中,出游弄春。“谁家折杨女,弄春如不及。”那刚抽出嫩芽的拂柳,被她轻轻地扬起在那纤纤细手之中。春光与少女的青春丽容交相映衬,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爱水看妆坐,羞人映花立。”她怕是爱那清澈荡漾的春水吧,静静地绕水而坐,望着水中那秀丽颀长的脸颊,婀娜的身姿,嘴角不禁暗自抿出一抹微笑,遂对镜而妆。却又羞于见人,于是,那曼妙的身姿,掩映在绚烂的花丛之中,一时间,尚分不清楚人面桃花,哪个更艳。这两句很细腻地表现出她顾影自怜的心理。“香畏风吹散,衣愁露沾湿。”置身于此番美妙的春色里,只怕那徐徐的春风吹散了她幽幽的清香呵,那花丛里晶莹透亮的露滴,弄湿了她新着的春装。这两句为以下的情绪由喜转悲作了铺垫。“玉闺”二句写主人公回房。一晃,日落了,这春意盎然的日子,时光总是那般易逝,乘着那装饰华美的车子,恋恋不舍地归至皇城东面的青门之中,那是她独身栖居的小天地。“游衍”四句,写出了女主人公的复杂心情:本以为那盎然的春景,那外出游玩的乐趣,能驱走心底的那份惦念,谁知这“销愁更愁”的消遣,却更加勾起对丈夫的无限思念,春景甚美,然身边少了那个共赏美景的人,纵是再美的景致,在她的心里,都比不上他那一抹含情脉脉的眼神。这次第,怎生勾起了无限伤感之意,却只有暗自垂泪,手里的彩绢,都被那思念的泪珠湿润了。时常在睡梦中梦见那远方的身影,望见他那高大的身姿,闻见他那熟悉的气息,归来时天色已暗,恍惚间,恍若见到了那梦牵萦绕的身影。结句归为女子羡慕同栖双燕之乐。她望着那屋檐前双宿双飞的燕子,猛然慨叹,自己竟不如那檐前双栖的燕子,表现了妇女对丈夫的思念和期盼丈夫归来的情怀。
  这是一份孤独的美丽,亦是一份美丽的哀怨。在诗人的笔下,活脱脱的一位独居深闺的贵族少妇,承载着满心的思念之心,在这鸟语花香的季节里,更是衬托出她内心的复杂之境,那份哀思,那份幽怨,亦夹杂着几许无奈。怨,却怨不了谁,只是心底那汹涌的思念之情,却是怎么也无法排遣消散的。
  简单朴素的语言,却是那般深入到位地描绘出诗中女子复杂曲折的心理,这归功于诗人巧妙的笔法和细腻独到的心思。一字一句,虽是平淡,却都是精雕细琢,勾勒出无尽的意境的;二是诗中反衬手法的妙用,初春乍始的景色,亦引发出女子心底相思之情的萌动,她尽情的游乐,反却徒增相思之苦,末句那双宿双飞的燕子,更是反衬出少女内心的伤感。
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闺怨诗,这类作品的王维集中并不多见,当作于作者早年时期,与《洛阳女儿行》、《西施咏》等诗的创作时间相近。
展开全文
唐代王维王维(wánɡ wéi)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