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几道(yàn jǐ dào)
晏几道(1030-1106,一说1038—1110 ,一说1038-1112),男,汉族,字叔原,号小山,著名词人,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词风哀感缠绵、清壮顿挫。一般讲到北宋词人时,称晏殊为大晏,称晏几道为小晏。《雪浪斋日记》云:“晏叔原工小词,不愧六朝宫掖体。”如《鹧鸪天》中的“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等等词句,备受人们的赞赏。
介绍
晏几道自幼潜心六艺,旁及百家,尤喜乐府,文才出众,深得其父同僚之喜爱。他不受世俗约束,生性高傲,不慕势利,从不利用父势或借助其父门生故吏满天下的有利条件,谋取功名,因而仕途很不得意,一生只做过颖昌府许田镇监、开封府推官等小吏。
黄庭坚的《小山词序》也许给我们一个最好的解释:“余尝论:叔原固人英也;其痴处亦自绝。人爱叔原者,皆愠而问其旨:‘仕宦连蹇,而不能一傍贵人之门,是一痴也。论文自有体,不肯作一新进语,此又一痴也。费资千百万,家人寒饥,而面有孺子之色,此又一痴也。人皆负之而不恨,已信之终不疑其欺已,此又一痴也。’乃共以为然。”从四痴也就能看到他们孤芳自洁的个性。忠纯真挚的痴情,他仍未失却童心,他难与一般俗人合流,
晏几道孤高自负,傲视权贵,即使是苏轼这种人,也不在眼下。据《砚北杂志》云:“元佑中,叔原以长短句行,苏子瞻因鲁直(即黄庭坚)欲见之,则谢曰:‘今日政事堂中半吾家旧客,亦未暇见也。’”(按:当时苏轼在京,正受帝、后赏识,迁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其高傲竟至此等程度!
他好藏书,能诗,尤以词著称。据《墨庄漫录》云“叔原聚书甚多,每有迁徙,其妻厌之,谓叔原有类乞儿搬惋。叔原戏作诗云:‘生计惟兹惋,搬擎岂惮劳。造虽从假合,成不自埏陶。阮杓非同调,颓瓢庶共操。朝盛负余米,暮贮籍残糟。幸免播同乞,终甘泽畔逃。挑宜筇作杖,捧称葛为袍。倘受桑间饷,何堪井上螬。绰然徙自许,噱尔未应饕。世久称原宪,人方逐子敖。愿君同此器,珍重到霜毛。’”此诗虽是戏作,而愤世嫉俗之情,高洁固究之趣,斐
晏几道(1030-1106,一说1038—1110 ,一说1038-1112),男,汉族,字叔原,号小山,著名词人,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词风哀感缠绵、清壮顿挫。一般讲到北宋词人时,称晏殊为大晏,称晏几道为小晏。《雪浪斋日记》云:“晏叔原工小词,不愧六朝宫掖体。”如《鹧鸪天》中的“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等等词句,备受人们的赞赏。
介绍
晏几道自幼潜心六艺,旁及百家,尤喜乐府,文才出众,深得其父同僚之喜爱。他不受世俗约束,生性高傲,不慕势利,从不利用父势或借助其父门生故吏满天下的有利条件,谋取功名,因而仕途很不得意,一生只做过颖昌府许田镇监、开封府推官等小吏。
黄庭坚的《小山词序》也许给我们一个最好的解释:“余尝论:叔原固人英也;其痴处亦自绝。人爱叔原者,皆愠而问其旨:‘仕宦连蹇,而不能一傍贵人之门,是一痴也。论文自有体,不肯作一新进语,此又一痴也。费资千百万,家人寒饥,而面有孺子之色,此又一痴也。人皆负之而不恨,已信之终不疑其欺已,此又一痴也。’乃共以为然。”从四痴也就能看到他们孤芳自洁的个性。忠纯真挚的痴情,他仍未失却童心,他难与一般俗人合流,
晏几道孤高自负,傲视权贵,即使是苏轼这种人,也不在眼下。据《砚北杂志》云:“元佑中,叔原以长短句行,苏子瞻因鲁直(即黄庭坚)欲见之,则谢曰:‘今日政事堂中半吾家旧客,亦未暇见也。’”(按:当时苏轼在京,正受帝、后赏识,迁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其高傲竟至此等程度!
他好藏书,能诗,尤以词著称。据《墨庄漫录》云“叔原聚书甚多,每有迁徙,其妻厌之,谓叔原有类乞儿搬惋。叔原戏作诗云:‘生计惟兹惋,搬擎岂惮劳。造虽从假合,成不自埏陶。阮杓非同调,颓瓢庶共操。朝盛负余米,暮贮籍残糟。幸免播同乞,终甘泽畔逃。挑宜筇作杖,捧称葛为袍。倘受桑间饷,何堪井上螬。绰然徙自许,噱尔未应饕。世久称原宪,人方逐子敖。愿君同此器,珍重到霜毛。’”此诗虽是戏作,而愤世嫉俗之情,高洁固究之趣,斐
然可见。
其存诗只数首,“春风自是人间客,主张繁华得几时?”(《与郑介夫》)“穷通不属儿曹意,自有真人爱子虚。”(《题司马长卿画像》)都是寓意颇深之作。
他的主要著作为《小山词》,《全宋词》收其词260首。其中长调3首,其余均为小令。他的小令词在北宋中期发展到一个高峰,用清壮顿挫的艺术性,揉合了晏殊词典雅富贵与柳永词旖旎流俗特性,既雅又俗的歌词合乐的典型音乐形象,使词这种艺术形式堂而皇之地登上大雅之堂,并取得扭转雅歌尽废的历史性作用。
词风简介
晏几道的词风浓挚深婉,工于言情,与其父齐名,世称“二晏”。但当时及后世作者都对他评价很高,认为造诣在殊之上。“北宋晏小山工于言情,出元献(晏殊)、文忠(欧阳修)之右……措辞婉妙,一时独步。”(《白雨斋词话》)词风逼近其父。既有晏殊词风的清丽婉曲,语多浑成;又比晏殊词沉挚、悲凉。特别是在言情词上,更优于其父。由于社会地位和人生遭遇的不同,词作的思想内容比晏殊词深刻得多。其中有不少同情歌妓舞女命运、歌颂她们美好心灵的篇章。也有关于个人情事的回忆和描写。通过个人遭遇的昨梦前尘,抒写人世的悲欢离合,笔调感伤,凄婉动人。在有些作品中,表现出不合世俗、傲视权贵的态度和性格。
《小山词》是具有鲜明个性的抒情诗。工于言情,但很少尽情直抒,多出之以婉曲之笔,较之晏殊的词沉郁顿挫。在小令的技法上也有所发展,日臻纯熟。冯煦在《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中说:“淮海、小山,古之伤心人也。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求之两宋,实罕其匹。”
《小山词》从《珠玉词》出,而成就不同,虽是走其父婉约传统,固守小令的阵地,却创造出新的艺术世界。可以说晏几道的词艳而不俗,浅处皆深,将艳词小令,从语言的精度和情感的深度与两个层面上发展到极致。
小山词多怀往事,抒写哀愁,笔调饱含感伤,伤情深沉真挚,情景融合,造语工丽,秀气胜韵,吐属天成,“能动摇人心”。他的《临江仙》、《鹧鸪天》、《阮郎归》等,都是历来传诵的名篇,通过几个生动感人的画面,抒写离别之愁,相思之苦和重逢时的喜悦,情真意切,九曲回肠。其中新辞丽句,深为论者所叹赏。如“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临江仙》),《复堂词话》赞它是“千古不能有二”的“名句”;“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鹧鸪天》),《苕溪渔隐丛话》评它为“词情婉丽”;至于“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鹧鸪天》),连认为“作文害道”的理学家程颐听了,都得笑着说:“鬼语也!”(《邵氏闻见后录》)
生卒年考
近人编写的晏几道年谱及其他研究晏几道的文章,对他的生卒年均是根据有关材料推算而定。如夏承焘先生编撰的《唐宋词人年谱·二晏年谱》中推断,几道约生于天圣八年庚午(1030),卒于崇宁五年丙戌(1106),今人多沿用此说。后钟陵先生昌许田镇,晚年由乾宁军通判转开封府推官。黄庭坚称其"磊隗权奇,疏于顾忌。文章翰墨,自立规模。常欲轩轾人,而不受世之轻重"又称其平生有;四痴"仕宦连蹇,而不能一傍贵人之门,是一痴也;:论文自有体,不肯作一新进士语,又一痴也;费资千百万,家人寒饥,而面有孺子之色,此又一痴也;人百负之而不恨,己信人,终不疑其欺己,此又一痴也。《直斋书录解题》中也说他"纵弛不羁,尚气磊落"。几道喜藏书。张邦基《墨庄漫录》卷三中说,叔原聚书甚多,每有迁徙,其妻厌之,谓叔原有类乞儿搬漆碗,叔原以《戏作示内》赠之"生计唯兹碗,般:擎岂惮劳。……愿君同此器,珍重到霜毛。"其词盛为当时所推,王灼《碧鸡漫志》"如金陵王谢子弟,秀气胜韵,得之天然,将不可学"。有词二百五十九首,诗七首(另有一残句),文一篇传—82—道生卒年小考》中对此质疑,认为他约生于1048年,卒于1113年后,孙望,常国武主编的《宋代文[6学史》采纳了此说。
97年涂木水先生对这个问题有了突破性的发现。他到二晏的故里江西省进贤县文港乡沙河村查阅了《东南晏氏重修宗谱·临川沙河世系》里面,明确记载"殊公儿子几道,字叔原,行十五,号小山,宋宝元戊寅四月二十三日辰时生,宋大观庚寅年九月殁,寿七十三岁。此谱为清高宗乾隆三十"二年(1768)的晏殊第二十九世孙,江西省湖口县令晏成玉主修,由晏氏后裔历代相传而保存下来,故所载内容应是真实可信的。
崇宁四年乙酉(1105),六十八岁。闰二月,因两经狱空转一官。《宋会要辑稿》第一百六十八册《刑法四·狱空》徽宗崇宁四年间二月六日诏:开封府狱空,王":宁特转两官;两经狱空,推官晏几道,,何述李注,推官转管勾使院贾炎,并转一官,仍赐章服。"黄庭坚卒。崇宁五年丙戌(1106),六十九岁。辞官,退居京城赐第。王灼《碧鸡漫志》卷二"叔原年未至乞身,退居:京城赐第。"案《礼记·曲礼上》大夫七十而致仕。因此":"几道辞官时未满七十。他才因两经狱空转一官,仍在任上,故乞身之事当在公元1106年。徽宗大观元年丁亥(1107),七十岁。应蔡京之请作[鹧鸪天]二首,约在大观一,二[7]大观四年庚寅(1110),七十三岁。九月,卒。
故晏几道应该是生于1037年,卒于1110年,享年73岁。
▼其存诗只数首,“春风自是人间客,主张繁华得几时?”(《与郑介夫》)“穷通不属儿曹意,自有真人爱子虚。”(《题司马长卿画像》)都是寓意颇深之作。
他的主要著作为《小山词》,《全宋词》收其词260首。其中长调3首,其余均为小令。他的小令词在北宋中期发展到一个高峰,用清壮顿挫的艺术性,揉合了晏殊词典雅富贵与柳永词旖旎流俗特性,既雅又俗的歌词合乐的典型音乐形象,使词这种艺术形式堂而皇之地登上大雅之堂,并取得扭转雅歌尽废的历史性作用。
词风简介
晏几道的词风浓挚深婉,工于言情,与其父齐名,世称“二晏”。但当时及后世作者都对他评价很高,认为造诣在殊之上。“北宋晏小山工于言情,出元献(晏殊)、文忠(欧阳修)之右……措辞婉妙,一时独步。”(《白雨斋词话》)词风逼近其父。既有晏殊词风的清丽婉曲,语多浑成;又比晏殊词沉挚、悲凉。特别是在言情词上,更优于其父。由于社会地位和人生遭遇的不同,词作的思想内容比晏殊词深刻得多。其中有不少同情歌妓舞女命运、歌颂她们美好心灵的篇章。也有关于个人情事的回忆和描写。通过个人遭遇的昨梦前尘,抒写人世的悲欢离合,笔调感伤,凄婉动人。在有些作品中,表现出不合世俗、傲视权贵的态度和性格。
《小山词》是具有鲜明个性的抒情诗。工于言情,但很少尽情直抒,多出之以婉曲之笔,较之晏殊的词沉郁顿挫。在小令的技法上也有所发展,日臻纯熟。冯煦在《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中说:“淮海、小山,古之伤心人也。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求之两宋,实罕其匹。”
《小山词》从《珠玉词》出,而成就不同,虽是走其父婉约传统,固守小令的阵地,却创造出新的艺术世界。可以说晏几道的词艳而不俗,浅处皆深,将艳词小令,从语言的精度和情感的深度与两个层面上发展到极致。
小山词多怀往事,抒写哀愁,笔调饱含感伤,伤情深沉真挚,情景融合,造语工丽,秀气胜韵,吐属天成,“能动摇人心”。他的《临江仙》、《鹧鸪天》、《阮郎归》等,都是历来传诵的名篇,通过几个生动感人的画面,抒写离别之愁,相思之苦和重逢时的喜悦,情真意切,九曲回肠。其中新辞丽句,深为论者所叹赏。如“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临江仙》),《复堂词话》赞它是“千古不能有二”的“名句”;“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鹧鸪天》),《苕溪渔隐丛话》评它为“词情婉丽”;至于“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鹧鸪天》),连认为“作文害道”的理学家程颐听了,都得笑着说:“鬼语也!”(《邵氏闻见后录》)
生卒年考
近人编写的晏几道年谱及其他研究晏几道的文章,对他的生卒年均是根据有关材料推算而定。如夏承焘先生编撰的《唐宋词人年谱·二晏年谱》中推断,几道约生于天圣八年庚午(1030),卒于崇宁五年丙戌(1106),今人多沿用此说。后钟陵先生昌许田镇,晚年由乾宁军通判转开封府推官。黄庭坚称其"磊隗权奇,疏于顾忌。文章翰墨,自立规模。常欲轩轾人,而不受世之轻重"又称其平生有;四痴"仕宦连蹇,而不能一傍贵人之门,是一痴也;:论文自有体,不肯作一新进士语,又一痴也;费资千百万,家人寒饥,而面有孺子之色,此又一痴也;人百负之而不恨,己信人,终不疑其欺己,此又一痴也。《直斋书录解题》中也说他"纵弛不羁,尚气磊落"。几道喜藏书。张邦基《墨庄漫录》卷三中说,叔原聚书甚多,每有迁徙,其妻厌之,谓叔原有类乞儿搬漆碗,叔原以《戏作示内》赠之"生计唯兹碗,般:擎岂惮劳。……愿君同此器,珍重到霜毛。"其词盛为当时所推,王灼《碧鸡漫志》"如金陵王谢子弟,秀气胜韵,得之天然,将不可学"。有词二百五十九首,诗七首(另有一残句),文一篇传—82—道生卒年小考》中对此质疑,认为他约生于1048年,卒于1113年后,孙望,常国武主编的《宋代文[6学史》采纳了此说。
97年涂木水先生对这个问题有了突破性的发现。他到二晏的故里江西省进贤县文港乡沙河村查阅了《东南晏氏重修宗谱·临川沙河世系》里面,明确记载"殊公儿子几道,字叔原,行十五,号小山,宋宝元戊寅四月二十三日辰时生,宋大观庚寅年九月殁,寿七十三岁。此谱为清高宗乾隆三十"二年(1768)的晏殊第二十九世孙,江西省湖口县令晏成玉主修,由晏氏后裔历代相传而保存下来,故所载内容应是真实可信的。
崇宁四年乙酉(1105),六十八岁。闰二月,因两经狱空转一官。《宋会要辑稿》第一百六十八册《刑法四·狱空》徽宗崇宁四年间二月六日诏:开封府狱空,王":宁特转两官;两经狱空,推官晏几道,,何述李注,推官转管勾使院贾炎,并转一官,仍赐章服。"黄庭坚卒。崇宁五年丙戌(1106),六十九岁。辞官,退居京城赐第。王灼《碧鸡漫志》卷二"叔原年未至乞身,退居:京城赐第。"案《礼记·曲礼上》大夫七十而致仕。因此":"几道辞官时未满七十。他才因两经狱空转一官,仍在任上,故乞身之事当在公元1106年。徽宗大观元年丁亥(1107),七十岁。应蔡京之请作[鹧鸪天]二首,约在大观一,二[7]大观四年庚寅(1110),七十三岁。九月,卒。
故晏几道应该是生于1037年,卒于1110年,享年73岁。
- 1、《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宋词精选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
- 2、《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宋词三百首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
- 3、《少年游·离多最是》 离别 离多最是,东西流水,终解两相逢。浅情终似,行云无定,犹到梦魂...
- 4、《虞美人·小梅枝上东君信》 抒情 小梅枝上东君信。雪后花期近。南枝开尽北枝开。长被陇头游子、寄...
- 5、《清平乐·留人不住》 宋词三百首 留人不住。醉解兰舟去。一棹碧涛春水路。过尽晓莺啼处。 渡头杨...
- 6、《蝶恋花·梦入江南烟水路》 宋词精选 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
- 7、《临江仙·浅浅余寒春半》 写景 浅浅余寒春半,雪消蕙草初长。烟迷柳岸旧池塘。风吹梅蕊闹,雨细...
- 8、《鹧鸪天·小令尊前见玉箫》 宋词三百首 小令尊前见玉箫。银灯一曲太妖娆。歌中醉倒谁能恨,唱罢归来酒未...
- 9、《更漏子·柳丝长》 春天 柳丝长,桃叶小。深院断无人到。红日淡,绿烟晴。流莺三两声。 ...
- 10、《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 宋词精选 醉别西楼醒不记。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斜月半窗还少睡。画屏闲...
- 11、《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 宋词精选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 12、《鹧鸪天·醉拍春衫惜旧香》 宋词精选 醉拍春衫惜旧香。天将离恨恼疏狂。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楼中到夕...
- 13、《点绛唇·花信来时》 抒情 花信来时,恨无人似花依旧。又成春瘦,折断门前柳。天与多情,不...
- 14、《长相思·长相思》 宋词精选 长相思,长相思。若问相思甚了期,除非相见时。长相思,长相思。...
- 15、《临江仙·斗草阶前初见》 宋词精选 斗草阶前初见,穿针楼上曾逢。罗裙香露玉钗风。靓妆眉沁绿,羞脸...
- 16、《破阵子·柳下笙歌庭院》 柳下笙歌庭院,花间姊妹秋千。记得春楼当日事,写向红窗夜月前。...
- 17、《蝶恋花·初捻霜纨生怅望》 初捻霜纨生怅望。隔叶莺声,似学秦娥唱。午睡醒来慵一饷。双纹翠...
- 18、《生查子·关山魂梦长》 思念 关山魂梦长,鱼雁音尘少。两鬓可怜青,只为相思老。归梦碧纱窗,...
- 19、《南乡子·新月又如眉》 新月又如眉。长笛谁教月下吹。楼倚暮云初见雁,南飞。漫道行人雁...
- 20、《鹧鸪天·守得莲开结伴游》 花 守得莲开结伴游,约开萍叶上兰舟。来时浦口云随棹,采罢江边月满...
- 21、《阮郎归·旧香残粉似当初》 宋词三百首 旧香残粉似当初。人情恨不如。一春犹有数行书。秋来书更疏。 衾...
- 22、《鹧鸪天·十里楼台倚翠微》 春天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
- 23、《虞美人·曲阑干外天如水》 曲阑干外天如水。昨夜还曾倚。初将明月比佳期。长向月圆时候、望...
- 24、《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 宋词精选 天边金掌露成霜。云随雁字长。绿杯红袖趁重阳。人情似故乡。兰佩...
- 25、《鹧鸪天·当日佳期鹊误传》 七夕 当日佳期鹊误传。至今犹作断肠仙。桥成汉渚星波外,人在鸾歌凤舞...
- 26、《蝶恋花·黄菊开时伤聚散》 离别 黄菊开时伤聚散。曾记花前,共说深深愿。重见金英人未见。相思一...
- 27、《玉楼春·东风又作无情计》 花 东风又作无情计,艳粉娇红吹满地。碧楼帘影不遮愁,还似去年今日...
- 28、《木兰花·秋千院落重帘暮》 秋千院落重帘暮,彩笔闲来题绣户。墙头丹杏雨余花,门外绿杨风后...
- 29、《临江仙·身外闲愁空满》 身外闲愁空满,眼中欢事常稀。明年应赋送君诗。细从今夜数,相会...
- 30、《浣溪沙·闲弄筝弦懒系裙》 宋词精选 闲弄筝弦懒系裙。铅华消尽见天真。眼波低处事还新。 怅恨不逢如...
- 31、《生查子·长恨涉江遥》 爱情 长恨涉江遥,移近溪头住。闲荡木兰舟,误入双鸳浦。无端轻薄云,...
- 32、《鹧鸪天·手捻香笺忆小莲》 宋词精选 手捻香笺忆小莲。欲将遗恨倩谁传。归来独卧逍遥夜,梦里相逢酩酊...
- 33、《清平乐·烟轻雨小》 写景 烟轻雨小。紫陌香尘少。谢客池塘生绿草。一夜红梅先老。 旋题罗...
- 34、《清平乐·千花百草》 千花百草。送得春归了。拾蕊人稀红渐少。叶底杏青梅小。 小琼闲...
- 35、《御街行·街南绿树春饶絮》 春天 街南绿树春饶絮。雪满游春路。树头花艳杂娇云,树底人家朱户。北...
- 36、《采桑子》 年年此夕东城见,欢意匆匆。明日还重。却在楼台缥缈中。垂螺拂黛...
- 37、《蝶恋花·笑艳秋莲生绿浦》 宋词精选 笑艳秋莲生绿浦。红脸青腰,旧识凌波女。照影弄妆娇欲语。西风岂...
- 38、《生查子·落梅庭榭香》 春天 落梅庭榭香,芳草池塘绿。春恨最关情,日过阑干曲。 几时花里闲...
- 39、《秋蕊香·池苑清阴欲就》 秋天 池苑清阴欲就。还傍送春时候。眼中人去难欢偶。谁共一杯芳酒。 ...
- 40、《临江仙·淡水三年欢意》 离别 淡水三年欢意,危弦几夜离情。晓霜红叶舞归程。客情今古道,秋梦...
- 41、《诉衷情·凭觞静忆去年秋》 秋天 凭觞静忆去年秋,桐落故溪头。诗成自写红叶,和恨寄东流。 人脉...
- 42、《浣溪沙·二月春花厌落梅》 闺怨 二月春花厌落梅。仙源归路碧桃催。渭城丝雨劝离杯。 欢意似云真...
- 43、《玉楼春·雕鞍好为莺花住》 雕鞍好为莺花住。占取东城南陌路。尽教春思乱如云,莫管世情轻似...
- 44、《清商怨·庭花香信尚浅》 春天 庭花香信尚浅。最玉楼先暖。梦觉春衾,江南依旧远。回纹锦字暗剪...
- 45、《木兰花》 初心已恨花期晚。别后相思长在眼。兰衾犹有旧时香,每到梦回珠泪...
- 46、《虞美人·湿红笺纸回纹字》 湿红笺纸回纹字。多少柔肠事。去年双燕欲归时。还是碧云千里、锦...
- 47、《木兰花·风帘向晓寒成阵》 风 风帘向晓寒成阵。来报东风消息近。试从梅蒂紫边寻,更绕柳枝柔处...
- 48、《虞美人·疏梅月下歌金缕》 疏梅月下歌金缕。忆共文君语。更谁情浅似春风。一夜满枝新绿、替...
- 49、《诉衷情》 长因蕙草记罗裙。绿腰沈水熏。阑干曲处人静,曾共倚黄昏。风有韵...
- 50、《南乡子·花落未须悲》 离别 花落未须悲。红蕊明年又满枝。惟有花间人别后,无期。水阔山长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