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先(zhānɡ xiān)
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吴兴)人。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曾任安陆县的知县,因此人称“张安陆”。天圣八年进士,官至尚书都官郎中。晚年退居湖杭之间。曾与梅尧臣、欧阳修、苏轼等游。善作慢词,与柳永齐名,造语工巧,曾因三处善用“影”字,世称张三影。
轶事
私会尼姑
传说张先年轻时, 与一小尼姑相好, 但庵中老尼十分严厉,把小尼姑关在池塘中一小岛的阁楼上。为了相见, 每当夜深人静,张先偷偷划船过去,小尼姑悄悄放下梯子,让张先上楼。后二人被迫分手,临别时, 张先不胜眷恋,于是写下《一丛花》寄意。
老年纳妾
张先一生安享富贵,诗酒风流,颇多佳话。好友苏轼赠诗“诗人老去莺莺在,公子归来燕燕忙”为其生活写照。据传张先在八十岁时仍娶十八岁的女子为妾。一次家宴上,张先春风得意赋诗一首:“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红颜我白发。与卿颠倒本同庚,只隔中间一花甲。”苏轼也即兴附上了一首:“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后来此小妾八年为他生了两男两女。张先一生共有十子两女,年纪最大的大儿子和年纪最小的小女儿相差六十岁。
官妓索词
张先老年寓居杭州,多为官妓作词,却把同为官妓的龙靓忽略了。于是龙靓给张先写了一首诗索词:“天与群芳千样葩,独无颜色不堪夸。牡丹芍药人题遍,自分身如鼓子花。”张先于是作双调《望江南》回赠: “青楼宴,靓女荐瑶杯。一曲白云江月满,际天拖练夜潮来。人物误瑶台。 醺醺酒,拂拂上双腮。媚脸已非朱淡粉,香红全胜雪笼梅。标格外尘埃。”
自谓张三影
张先初以《行香子》词有“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之句,被人称之为“张三中”。张先对人说
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吴兴)人。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曾任安陆县的知县,因此人称“张安陆”。天圣八年进士,官至尚书都官郎中。晚年退居湖杭之间。曾与梅尧臣、欧阳修、苏轼等游。善作慢词,与柳永齐名,造语工巧,曾因三处善用“影”字,世称张三影。
轶事
私会尼姑
传说张先年轻时, 与一小尼姑相好, 但庵中老尼十分严厉,把小尼姑关在池塘中一小岛的阁楼上。为了相见, 每当夜深人静,张先偷偷划船过去,小尼姑悄悄放下梯子,让张先上楼。后二人被迫分手,临别时, 张先不胜眷恋,于是写下《一丛花》寄意。
老年纳妾
张先一生安享富贵,诗酒风流,颇多佳话。好友苏轼赠诗“诗人老去莺莺在,公子归来燕燕忙”为其生活写照。据传张先在八十岁时仍娶十八岁的女子为妾。一次家宴上,张先春风得意赋诗一首:“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红颜我白发。与卿颠倒本同庚,只隔中间一花甲。”苏轼也即兴附上了一首:“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后来此小妾八年为他生了两男两女。张先一生共有十子两女,年纪最大的大儿子和年纪最小的小女儿相差六十岁。
官妓索词
张先老年寓居杭州,多为官妓作词,却把同为官妓的龙靓忽略了。于是龙靓给张先写了一首诗索词:“天与群芳千样葩,独无颜色不堪夸。牡丹芍药人题遍,自分身如鼓子花。”张先于是作双调《望江南》回赠: “青楼宴,靓女荐瑶杯。一曲白云江月满,际天拖练夜潮来。人物误瑶台。 醺醺酒,拂拂上双腮。媚脸已非朱淡粉,香红全胜雪笼梅。标格外尘埃。”
自谓张三影
张先初以《行香子》词有“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之句,被人称之为“张三中”。张先对人说
:“何不称为‘张三影’,‘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幕卷花影’;‘柔柳摇摇,堕轻絮无影’,都是我的得意之句。”世人遂称之为“张三影”。
欧公赠雅号
张先另有一雅号,即为欧阳修所赠,范公偁《过庭录》记载言:‘子野《一从花令》一时盛传,永叔(欧阳修)尤爱之,恨未识其人,子野家南地。以故圣都,谒永叔,闻者以通,永叔倒屣迎之曰:“此乃‘桃杏嫁东风’郎中”。
生平
张先之父张维,好读书,以吟咏诗词为乐。张先于天圣八年(1030年)中进士。明道元年(1032年)为宿州掾。康定元年(1040年)以秘书丞知吴江县,次年为嘉禾(今浙江嘉兴)判官。皇祐二年(1050年),晏殊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辟为通判。四年以屯田员外郎知渝州。嘉祐四年(1059年),知虢州。以尝知安陆,故人称张安陆。治平元年(1064年)以尚书都官郎中致仕。此后常往来于杭州、吴兴之间,以垂钓和创作诗词自娱,并与赵抃、苏轼、蔡襄、郑獬、李常诸名士登山临水,吟唱往还。元丰元年卒,年八十九。
《宋史》无传,《宋史翼》卷二六载其事。著有《张子野词》(一名安陆词),存词一百八十多首。
北宋词人张先,号子野,诗句精工而受人称赞。《古今诗话》中说:“有客谓子野曰:‘人皆谓公张三中,即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也。’子野曰:‘何不日之为张三影?’客不晓。公曰:‘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幕卷花影’、‘柳径无人,堕絮飞无影’,此余生平所得意也。"后来,人们就称呼他张三影。
文学创作
张先“能诗及乐府,至老不衰”(《石林诗话》卷下)。 其词内容大多反映士大夫的诗酒生活和男女之情,对都市社会生活也有所反映。语言工巧。他以登山临水、创作诗词自娱。词与柳永齐名,擅长小令,亦作慢词。其词含蓄工巧,情韵浓郁。题材大多为男欢女爱、相思离别,或反映封建士大夫的闲适生活。一些清新深婉的小词写得很有情韵。《一丛花令》中有“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之句,比拟新颖而饶有风趣,可谓刻划闺中怨女的心理活动极为细腻而又生动,从而拥有“桃杏嫁东风郎中”的雅号(具见阿袁《宋词故事——意中人欲弄花影》)。贺裳在《皱水轩词话》中评此词尤为「无理而妙」。他的诗歌在当时也享有盛名。
其词意韵恬淡,意象繁富,内在凝练,于两宋婉约词史上影响巨大,他是使词由小令转向慢词的过渡过程中的一个不能忽视的功臣。张先词在艺术上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善于以工巧之笔表现一种朦胧的美。他以善于用“影”字著名。宋祁很赞赏他〔天仙子〕中的“云破月来花弄影”,称之为“云破月来花弄影郎中”(《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三十七引《遯斋闲览》)。清末词学理论家陈廷焯评张子野词云:“才不大而情有余,别于秦、柳、晏、欧诸家,独开妙境,词坛中不可无此一家。”(《词坛丛话》)陈廷焯又称:“张子野词,古今一大转移也。前此则为晏、欧、为温、韦,体段虽具,声色未开。后此则为秦、柳,为苏、辛,为美成、白石,发扬蹈厉,气局一新,而古意渐失。子野适得其中,有含蓄处,亦有发越处。但含蓄不似温、韦,发越亦不似豪苏腻柳。规模虽隘,气格却近古。自子野后一千年来、温、韦之风不作矣。亦令我思子野不置。”(《白雨斋词话》)恰当地指出了张先在词史上的地位。
▼欧公赠雅号
张先另有一雅号,即为欧阳修所赠,范公偁《过庭录》记载言:‘子野《一从花令》一时盛传,永叔(欧阳修)尤爱之,恨未识其人,子野家南地。以故圣都,谒永叔,闻者以通,永叔倒屣迎之曰:“此乃‘桃杏嫁东风’郎中”。
生平
张先之父张维,好读书,以吟咏诗词为乐。张先于天圣八年(1030年)中进士。明道元年(1032年)为宿州掾。康定元年(1040年)以秘书丞知吴江县,次年为嘉禾(今浙江嘉兴)判官。皇祐二年(1050年),晏殊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辟为通判。四年以屯田员外郎知渝州。嘉祐四年(1059年),知虢州。以尝知安陆,故人称张安陆。治平元年(1064年)以尚书都官郎中致仕。此后常往来于杭州、吴兴之间,以垂钓和创作诗词自娱,并与赵抃、苏轼、蔡襄、郑獬、李常诸名士登山临水,吟唱往还。元丰元年卒,年八十九。
《宋史》无传,《宋史翼》卷二六载其事。著有《张子野词》(一名安陆词),存词一百八十多首。
北宋词人张先,号子野,诗句精工而受人称赞。《古今诗话》中说:“有客谓子野曰:‘人皆谓公张三中,即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也。’子野曰:‘何不日之为张三影?’客不晓。公曰:‘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幕卷花影’、‘柳径无人,堕絮飞无影’,此余生平所得意也。"后来,人们就称呼他张三影。
文学创作
张先“能诗及乐府,至老不衰”(《石林诗话》卷下)。 其词内容大多反映士大夫的诗酒生活和男女之情,对都市社会生活也有所反映。语言工巧。他以登山临水、创作诗词自娱。词与柳永齐名,擅长小令,亦作慢词。其词含蓄工巧,情韵浓郁。题材大多为男欢女爱、相思离别,或反映封建士大夫的闲适生活。一些清新深婉的小词写得很有情韵。《一丛花令》中有“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之句,比拟新颖而饶有风趣,可谓刻划闺中怨女的心理活动极为细腻而又生动,从而拥有“桃杏嫁东风郎中”的雅号(具见阿袁《宋词故事——意中人欲弄花影》)。贺裳在《皱水轩词话》中评此词尤为「无理而妙」。他的诗歌在当时也享有盛名。
其词意韵恬淡,意象繁富,内在凝练,于两宋婉约词史上影响巨大,他是使词由小令转向慢词的过渡过程中的一个不能忽视的功臣。张先词在艺术上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善于以工巧之笔表现一种朦胧的美。他以善于用“影”字著名。宋祁很赞赏他〔天仙子〕中的“云破月来花弄影”,称之为“云破月来花弄影郎中”(《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三十七引《遯斋闲览》)。清末词学理论家陈廷焯评张子野词云:“才不大而情有余,别于秦、柳、晏、欧诸家,独开妙境,词坛中不可无此一家。”(《词坛丛话》)陈廷焯又称:“张子野词,古今一大转移也。前此则为晏、欧、为温、韦,体段虽具,声色未开。后此则为秦、柳,为苏、辛,为美成、白石,发扬蹈厉,气局一新,而古意渐失。子野适得其中,有含蓄处,亦有发越处。但含蓄不似温、韦,发越亦不似豪苏腻柳。规模虽隘,气格却近古。自子野后一千年来、温、韦之风不作矣。亦令我思子野不置。”(《白雨斋词话》)恰当地指出了张先在词史上的地位。
- 1、《千秋岁·数声鶗鴂》 宋词精选 数声鶗鴂。又报芳菲歇。惜春更把残红折。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
- 2、《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宋词三百首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境,伤流...
- 3、《青门引·春思》 春天 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
- 4、《一丛花令·伤高怀远几时穷》 爱情 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蒙蒙...
- 5、《醉垂鞭·双蝶绣罗裙》 宋词三百首 双蝶绣罗裙。东池宴。初相见。朱粉不深匀。闲花淡淡春。 细看诸...
- 6、《诉衷情·花前月下暂相逢》 爱情 花前月下暂相逢。苦恨阻从容。何况酒醒梦断,花谢月朦胧。花不尽...
- 7、《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写景 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
- 8、《浣溪沙·楼倚春江百尺高》 闺怨 楼倚春江百尺高,烟中还未见归桡,几时期信似江潮?花片片飞风弄...
- 9、《系裙腰·般涉调》 爱情 惜霜蟾照夜云天。朦胧影、画勾阑。人情纵似长情月,算一年年。又...
- 10、《画堂春·外湖莲子长参差》 夏天 外湖莲子长参差,霁山青处鸥飞。水天溶漾画桡迟,人影鉴中移。桃...
- 11、《相思令·苹满溪》 写景 苹满溪。柳绕堤。相送行人溪水西。回时陇月低。烟霏霏。风凄凄。...
- 12、《菩萨蛮·忆郎还上层楼曲》 闺怨 忆郎还上层楼曲。楼前芳草年年绿。绿似去时袍。回头风袖飘。 郎...
- 13、《谢池春慢·玉仙观道中逢谢媚卿》 春天 缭墙重院,时闻有、啼莺到。绣被掩余寒,画幕明新晓。朱槛连空阔...
- 14、《渔家傲·和程公辟赠》 写景 巴子城头青草暮。巴山重叠相逢处。燕子占巢花脱树。杯且举。瞿塘...
- 15、《惜琼花·汀苹白》 汀苹白。苕水碧。每逢花驻乐,随处欢席。别时携手看春色。萤火而...
- 16、《剪牡丹·舟中闻双琵琶》 写景 野绿连空,天青垂水,素色溶漾都净。柳径无人,堕絮飞无影。汀洲...
- 17、《行香子(般涉调)》 舞雪歌云。闲淡妆匀。蓝溪水、深染轻裙。酒香醺脸,粉色生春。更...
- 18、《木兰花(和孙公素别安陆·般涉调)》 相离徒有相逢梦。门外马蹄尘已动。怨歌留待醉时听,远目不堪空际...
- 19、《江南柳·隋堤远》 隋堤远,波急路尘轻。今古柳桥多送别,见人分袂亦愁生。何况自关...
- 20、《蝶恋花·移得绿杨栽后院》 宋词精选 移得绿杨栽后院。学舞宫腰,二月青犹短。不比灞陵多送远。残丝乱...
- 21、《玉树后庭花(上元·般涉调)》 华灯火树红相斗。往来如昼。桥河水白天青,讶别生星斗。落梅秾李...
- 22、《木兰花(般涉调)》 人意共怜花月满。花好月圆人又散。欢情去逐远云空,往事过如幽梦...
- 23、《醉垂鞭(赠琵琶娘,年十二)》 朱粉不须施,花枝小。春偏好。娇妙近胜衣。轻罗红雾垂。琵琶金画...
- 24、《恨春迟(大石调)》 欲借红梅荐饮。望陇驿、音信沈沈。住在柳洲东岸,彼此相思,梦去...
- 25、《清平乐(眠大石调)》 清歌逐酒。腻脸生红透。樱小杏青寒食后。衣换缕金轻绣。画堂新月...
- 26、《好事近(仙吕宫)》 月色透横枝,短叶小花无力。北宾一声长笛,怨江南先得。谁教强半...
- 27、《西江月(道调宫)》 泛泛春船载乐,溶溶湖水平桥。高鬟照影翠烟摇。白纻一声云杪。倦...
- 28、《山亭宴慢(中吕宫)》 宴亭永昼喧箫鼓。倚青空、画阑红柱。玉莹紫微人,蔼和气、春融日...
- 29、《浣溪沙(中吕宫)》 轻屟来时不破尘。石榴花映石榴裙。有情应得撞腮春。夜短更难留远...
- 30、《感皇恩(中吕宫)》 万乘靴袍御紫宸。挥毫敷丽藻,尽经纶。第名天陛首平津。东堂桂,...
- 31、《菩萨蛮(中吕宫)》 簟纹衫色娇黄浅。钗头秋叶玲珑翦。轻怯疲腰身。纱窗病起人。相思...
- 32、《南歌子(林钟商)》 蝉抱高高柳,莲开浅浅波。倚风疏叶下庭柯。况是不寒不暖、正清和...
- 33、《更漏子(林钟商)》 锦筵红,罗幕翠。侍宴美人姝丽。十五六,解怜才。劝人深酒杯。黛...
- 34、《凤栖梧(小石调)》 密宴厌厌池馆暮。天汉沈沈,借得春光住。红翠斗为长袖舞。香檀拍...
- 35、《生查子(双调)》 当初相见时,彼此心萧洒。近日见人来,却恁相谩諕。休休休便休,...
- 36、《百媚娘(双调)》 珠阙五云仙子。未省有谁能似。百媚算应天乞与,净饰艳妆俱美。若...
- 37、《玉联环(双调)》 来时露裛衣香润。彩绦垂鬓。卷帘还喜月相亲,把酒更、花相近。西...
- 38、《采桑子(双调)》 水云薄薄天同色,竟日清辉。风影轻飞。花发瑶林春未知。剡溪不辨...
- 39、《天仙子(别渝州·仙吕调)》 醉笑相逢能几度。为报江头春且住。主人今日是行人,红袖舞。清歌...
- 40、《偷声木兰花(仙吕调)》 画桥浅映横塘路。流水滔滔春共去。目送残晖。燕子双高蝶对飞。风...
- 41、《定西番(高平调)》 年少登瀛词客,飘逸气,拂晴霓。尽带江南春色、过长淮。一曲艳歌...
- 42、《转声虞美人(霅上送唐彦猷·高平调)》 使君欲醉离亭酒。酒醒离愁转有。紫禁多时虚右。苕霅留难久。一声...
- 43、《于飞乐令(高平调)》 宝奁开,菱鉴静,一掏清蟾。新妆脸、旋学花添。蜀红衫,双绣蝶,...
- 44、《天仙子(郑毅夫移青社·中吕调)》 持节来时初有雁。十万人家春已满。龙标名第凤池身,堂阜远。江桥...
- 45、《虞美人(中吕调)》 苕花飞尽汀风定。苕水天摇影。画船罗绮满溪春。一曲石城清响、入...
- 46、《喜朝天(清暑堂赠蔡君谟·林钟商)》 晓云开。睨仙馆陵虚,步入蓬莱。玉宇琼甃,对青林近,归鸟徘徊。...
- 47、《少年游(井桃·林钟商)》 碎霞浮动晓朦胧。春意与花浓。银瓶素绠,玉泉金甃,真色浸朝红。...
- 48、《木兰花(林钟商)》 西湖杨柳风流绝。满楼青春看赠别。墙头簌簌暗飞花,山外阴阴初落...
- 49、《庆春泽(般涉调)》 飞阁危桥相倚。人独立东风,满衣轻絮。还记忆江南,如今天气。正...
- 50、《菩萨蛮(般涉调)》 藕丝衫翦猩红窄。衫轻不碍琼肤白。缦鬓小横波。花楼东是家。上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