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李常侍峄二首》
唐代·杜甫
一代风流尽,修文地下深。斯人不重见,将老失知音。
短日行梅岭,寒山落桂林。长安若个畔,犹想映貂金。
青琐陪双入,铜梁阻一辞。风尘逢我地,江汉哭君时。
次第寻书札,呼儿检赠诗。发挥王子表,不愧史臣词。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热门古诗分类
赞助商链接
杜甫的诗
- 《望岳三首·其二》 咏物
- 《近闻》
- 《历历》
- 《画鹰》 励志
- 《通泉驿南去通泉县十五里山水作》
- 《九日登梓州城》
- 《虎牙行(虎牙在荆门之北,江水峻急)》
- 《桃竹杖引,赠章留后(竹兼可为簟,名桃笙)》
- 《得舍弟消息》
- 《阆水歌》 写景
- 《南池(在阆中县东南,即彭道将鱼池)》
- 《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 忧国忧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