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石调】青杏子_天赋两风流》
元代·马致远
天赋两风流,须知是福惠双修。骖鸾仙子骑鲸友,琼姬子高,巫娥宋玉,织女牵牛。
【憨郭郎】当垆心既有,题柱志须酬,莫向风尘内,久淹留。
【还京乐】标格江梅清秀,腰肢宫柳轻柔,岂止兰心蕙性,不惟皓齿明眸。芳名美誉,镇平康冠金斗,压尽滹阳十丑。体面妖娆,精神抖擞。作来酒令诗筹,坐间解使并州客,绿鬓先秋。飞燕体翩翻舞袖,回鸾态飘飖翠被,遏云声口留喨歌喉。情何似情何在?恐随彩云易收,丁香枝上,骓蔻梢头。
【净瓶儿】莫效临岐柳,折入时人手,许持箕帚,愿结绸缪。娇羞,试穷究,博个天长和地久,从今后,莫教恩爱等闲休。
【随煞】休道姻缘难成就,好处要人消受,终须是配偶,偏甚先教沈郎瘦。
马致远(mǎ zhì yuǎn)
马致远(1250年-1321年),字千里,号东篱(一说字致远,晚号“东篱”),汉族,大都(今北京)人,另一说(马致远是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人,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之志)。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生年当在至元(始于1264)之前,卒年当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间,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是我国元代时著名大戏剧家、散曲家。
热门古诗分类
赞助商链接
马致远的诗
- 《【双调】寿阳曲_山市晴岚花》
- 《杂剧·西华山陈抟高卧》
- 《【般涉调】耍孩儿_借马近来时》
- 《【般涉调】哨遍》
- 《【南吕】四块玉_叹世两鬓皤》
- 《【双调】庆东原_叹世拔山力》
- 《【双调】寿阳曲_春将暮,花》
- 《【南吕】一枝花_咏庄宗行乐》
- 《杂剧·半夜雷轰荐福碑》
- 《般涉调·哨遍·半世逢场作戏》
- 《蟾宫曲·叹世》
- 《杂剧·吕洞宾三醉岳阳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