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七年级历史上册目录
封面/前言/目录
第一单元 史前时代
第1课 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
第2课 原始农业与农耕聚落
第3课 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第4课 夏商西周的更迭
第5课 早期国家与社会
第6课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第7课 铁犁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
第8课 早期中华文化
第9课 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
第三单元 大一统国家的建立和发展
第10课 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
第11课 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
第12课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
第13课 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
第14课 东汉的建立与衰亡
第15课 先进的科学技术
第16课 兼容进取的秦汉文化
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第17课 从三国鼎立到南北朝对峙
第18课 东晋南朝政局与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19课 北方的民族汇聚
第20课 异彩纷呈的科学文化
学习与探究之一 破解彩陶之谜
学习与探究之二 寻访“丝绸之路”
第一单元 史前时代
第1课 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
第2课 原始农业与农耕聚落
第3课 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第4课 夏商西周的更迭
第5课 早期国家与社会
第6课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第7课 铁犁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
第8课 早期中华文化
第9课 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
第三单元 大一统国家的建立和发展
第10课 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
第11课 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
第12课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
第13课 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
第14课 东汉的建立与衰亡
第15课 先进的科学技术
第16课 兼容进取的秦汉文化
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第17课 从三国鼎立到南北朝对峙
第18课 东晋南朝政局与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19课 北方的民族汇聚
第20课 异彩纷呈的科学文化
学习与探究之一 破解彩陶之谜
学习与探究之二 寻访“丝绸之路”
- 六年级语文下册(2025春季版)(部编版)
- 九年级化学下册(2025版)
- 九年级化学下册(2025版)
- 九年级化学下册(2025版)(粤教版)
- 八年级物理下册(2025年最新版)
- 八年级物理下册(2025年最新版)
- 八年级物理下册(2025年最新版)
- 七年级历史下册(2025年最新版)(部编版)
- 七年级地理下册(2025年最新版)(北京版)
- 七年级地理下册(2025年最新版)
- 七年级地理下册(2025年最新版)
-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2025年最新版)(部编版)
- 七年级生物下册(2025最新版)
- 七年级生物下册(2025最新版)
- 七年级生物下册(2025最新版)
- 七年级数学下册(2025年最新版)
- 七年级数学下册(2025年最新版)
- 七年级数学下册(2025年最新版)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英语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英语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
-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
-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
-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
-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
-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
- 高二英语选修7
- 高一历史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部编版)
- 高三通用技术选择性必修9 创造力开发与技术发明
- 高三生物选修3
- 高二数学选修2-1(理科)
- 高二英语选修6
- 高二通用技术选择性必修5 服装及其设计
- 高三地理选修·第7册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 高二生物选修1
- 高二数学选修1-1(文科)
- 高二英语选修六
- 高二通用技术选择性必修1 电子控制技术
- 高三地理选修·第5册 自然灾害与防治
- 高一数学必修 第三册(B版)
- 高三物理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
- 高三通用技术选择性必修10 科技人文融合创新专题
- 高三地理选修·第3册 旅游地理
- 高三物理选修3-3(理科生)
- 《送友人之江南》
- 《送友人游边》
- 《送客归新罗》
- 《送友人游河东》
- 《送刘道士之成都严真观》
- 《巴中逢故人》
- 《送苏处士归西山》
- 《经李白墓》
- 《酬从叔听夜泉见寄》
- 《咸阳别李处士》
- 《遥装夜》
- 《梦游仙》
- 《落第后归觐喜逢僧再阳》
- 《和李中丞醉中期王征君月夜同游浐水旧居》
- 《对鲙》
- 《古扇》
- 《宿山寺》
- 《龙州与韩将军夜会》
- 《李处士道院南楼》
- 《归家山行》
- 《楚江怀古三首》
- 《过故人所迁新居》
- 《送顾非熊下第归江南》
- 《长安寓居寄赠贾岛(一作长安赠贾岛)》
- 《早发故山作》
- 《下第再过崔邵池阳居》
- 《客行》
- 《送从叔赴南海幕》
- 《校猎曲》
- 《题永忻寺影堂》
- 〖离别〗 “楼头小妇鸣筝坐,遥见飞尘入建章。”
- 〖离别〗 “话别情多声欲战,玉著痕留红粉面。”
- 〖离别〗 “握手一长叹,泪为生别滋。”
- 〖离别〗 “千娇面、盈盈伫立,无言有泪,断肠争忍回顾。”
- 〖离别〗 “镇日无心扫黛眉。临行愁见理征衣。”
- 〖离别〗 “木落山空天远大,送飞鸿、北去伤怀久。”
- 〖离别〗 “明朝又是孤舟别,愁见河桥酒幔青。”
- 〖离别〗 “去年离别雁初归,今夜裁缝萤已飞。”
- 〖离别〗 “空门寂寞汝思家,礼别云房下九华。”
- 〖离别〗 “长因送人处,忆得别家时。”
- 〖离别〗 “春水别来应到海,小松生命合禁霜。”
- 〖离别〗 “何处可为别,长安青绮门。”
- 〖离别〗 “乱离何处见,消息苦难真。”
- 〖离别〗 “今春香肌瘦几分?缕带宽三寸。”
- 〖离别〗 “望望不见君,连山起烟雾。”
- 〖离别〗 “谁向孤舟怜逐客?白云相送大江西。”
- 〖离别〗 “洛阳城东西,长作经时别。”
- 〖离别〗 “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
- 〖离别〗 “谢亭离别处,风景每生愁。”
- 〖离别〗 “分明小像沉香缕,一片伤心欲画难。”
- 〖离别〗 “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
- 〖离别〗 “送君九月交河北,雪里题诗泪满衣。”
- 〖离别〗 “此路无知己,明珠莫暗投。”
- 〖离别〗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
- 〖离别〗 “风雨送人来,风雨留人住。”
- 〖离别〗 “河桥送人处,凉夜何其。”
- 〖离别〗 “送行无酒亦无钱,劝尔一杯菩萨泉。”
- 〖离别〗 “把酒送君天上去,琼玉琚玉佩軝鸿列。”
- 〖离别〗 “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
- 〖离别〗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