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目录
封面/前言/目录
第一单元 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
第1课 鸦片战争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第二单元 洋务运动和甲午中日战争
第4课 洋务运动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
第三单元 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
第6课 戊戌变法
第7课 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第四单元 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第8课 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第9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第10课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第五单元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国民革命运动
第11课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第12课 北伐战争
第六单元 工农武装革命
第13课 井冈山革命道路的开辟
第14课 红军的长征
第七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5课 “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
第16课 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第17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第18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第19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八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
第20课 全面内战的爆发
第21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九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
第22课 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第23课 近代教育、大众传媒与文艺
第一单元 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
第1课 鸦片战争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第二单元 洋务运动和甲午中日战争
第4课 洋务运动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
第三单元 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
第6课 戊戌变法
第7课 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第四单元 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第8课 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第9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第10课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第五单元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国民革命运动
第11课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第12课 北伐战争
第六单元 工农武装革命
第13课 井冈山革命道路的开辟
第14课 红军的长征
第七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5课 “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
第16课 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第17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第18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第19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八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
第20课 全面内战的爆发
第21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九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
第22课 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第23课 近代教育、大众传媒与文艺
- 六年级语文下册(2025春季版)(部编版)
- 九年级化学下册(2025版)
- 九年级化学下册(2025版)
- 九年级化学下册(2025版)(粤教版)
- 八年级物理下册(2025年最新版)
- 八年级物理下册(2025年最新版)
- 八年级物理下册(2025年最新版)
- 七年级历史下册(2025年最新版)(部编版)
- 七年级地理下册(2025年最新版)(北京版)
- 七年级地理下册(2025年最新版)
- 七年级地理下册(2025年最新版)
-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2025年最新版)(部编版)
- 七年级生物下册(2025最新版)
- 七年级生物下册(2025最新版)
- 七年级生物下册(2025最新版)
- 七年级数学下册(2025年最新版)
- 七年级数学下册(2025年最新版)
- 七年级数学下册(2025年最新版)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英语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英语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
-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
-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
-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
-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
-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
- 高二数学选修2-1(B版)
- 高三数学选修4-6
- 高二音乐选择性必修1 合唱
- 高一音乐必修3 演奏
- 高二音乐选择性必修5 音乐基础理论(粤教花城版)
- 高三语文先秦诸子选读
- 高二音乐选择性必修1 合唱(粤教花城版)
- 高二数学选修1-2(B版)
- 高一音乐必修3 演奏(粤教花城版)
- 高一体育必修 全一册
- 高一艺术必修2 艺术与文化(下册)
- 高二艺术选择性必修2 音乐情境表演
- 高二数学选修1-1(B版)
- 高一艺术必修1 艺术与生活
- 高二音乐选择性必修4 戏剧表演
- 高二美术选择性必修3 雕塑
- 高一音乐必修6 音乐与戏剧
- 高一数学必修 第一册
- 《送许浑侍御赴润州》
- 《蜀中逢友人》
- 《冬夜酬范秘书(一作九衢春日酬范秘书)》
- 《送德清喻明府》
- 《贻友人喻坦之》
- 《冬夜山中寻友》
- 《送徐处士归江南》
- 《送友人之扬州(一作游淮南)》
- 《鄂渚湖上即事》
- 《春日南游寄浙东许同年》
- 《寄范郎中》
- 《送许棠归泾县作尉》
- 《酬姚覃》
- 《送许棠及第归宣州》
- 《自黔中东归旅次淮上》
- 《送友人游太原》
- 《夏日过友人檀溪别业》
- 《送厉图南往荆州觐伯》
- 《题栖霞寺庆上人院》
- 《深秋过源宗上人房(房一作方丈)》
- 《送僧入天台》
- 《夏日盩厔郊居寄姚少府》
- 《关东逢薛能》
- 《八月上峡(一作八月峡口作)》
- 《避暑》
- 《长安即事(一作长安僻居酬人)》
- 《赠李将军》
- 《送凤翔范书记》
- 《送寿昌曹明府》
- 《题荐福寺僧栖白上人院》
- 〖清明节〗 “晚霁龙门雨,春生汝穴风。”
- 〖端午节〗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 〖端午节〗 “曲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车注。”
- 〖端午节〗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 〖端午节〗 “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 〖端午节〗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 〖端午节〗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 〖端午节〗 “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 〖端午节〗 “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
- 〖端午节〗 “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
- 〖七夕节〗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 〖七夕节〗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织金梭。”
- 〖七夕节〗 “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 〖七夕节〗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
- 〖七夕节〗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 〖七夕节〗 “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 〖中秋节〗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中秋节〗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中秋节〗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 〖中秋节〗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 〖中秋节〗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 〖中秋节〗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 〖中秋节〗 “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
- 〖中秋节〗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 〖中秋节〗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 〖中秋节〗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 〖中秋节〗 “何人为校清凉力, 欲减初圆及午时。”
- 〖中秋节〗 “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
- 〖中秋节〗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 〖中秋节〗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