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目录
封面/前言/目录
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第2课 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第3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第6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
第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第三单元 法律与教化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第9课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
第10课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第四单元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第12课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第13课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
第14课 当代中国的外交
第五单元 货币与赋税制度
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第六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18课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活动课 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国家治理
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第2课 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第3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第6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
第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第三单元 法律与教化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第9课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
第10课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第四单元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第12课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第13课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
第14课 当代中国的外交
第五单元 货币与赋税制度
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第六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18课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活动课 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国家治理
- 六年级语文下册(2025春季版)(部编版)
- 九年级化学下册(2025版)
- 九年级化学下册(2025版)
- 九年级化学下册(2025版)(粤教版)
- 八年级物理下册(2025年最新版)
- 八年级物理下册(2025年最新版)
- 八年级物理下册(2025年最新版)
- 七年级历史下册(2025年最新版)(部编版)
- 七年级地理下册(2025年最新版)(北京版)
- 七年级地理下册(2025年最新版)
- 七年级地理下册(2025年最新版)
-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2025年最新版)(部编版)
- 七年级生物下册(2025最新版)
- 七年级生物下册(2025最新版)
- 七年级生物下册(2025最新版)
- 七年级数学下册(2025年最新版)
- 七年级数学下册(2025年最新版)
- 七年级数学下册(2025年最新版)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英语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英语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
-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
-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
-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
-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
-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
- 高一信息技术必修2 信息系统与社会
- 高二数学选修2-1(B版)
- 高三化学选修6 实验化学
- 高三信息技术选择性必修5 三维设计与创意(人教中图版)
- 高三地理选修5 自然灾害与防治
- 高三化学选修5 有机化学基础
- 高二信息技术选择性必修1 数据与数据结构(人教中图版)
- 高二地理选修2 海洋地理
- 高三语文先秦诸子选读
- 高二数学选修1-2(B版)
- 高三化学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
- 高一语文必修 上册(部编版)
- 高三化学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
- 高三地理图册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 高一地理图册必修 第一册
- 高二数学选修1-1(B版)
- 高二化学选修2 化学与技术
- 高一地理图册必修 第二册(中图中华版)
-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 《寄东鲁二稚子》
- 《题情深树,寄象公》
- 《宿白鹭洲,寄杨江宁》
- 《寄王屋山人孟大融》
- 《闻丹丘子于城北营石门幽居中有高凤遗迹仆离群…以寄之》
- 《春日独坐,寄郑明府》
- 《望终南山,寄紫阁隐者》
- 《淮南卧病书怀,寄蜀中赵征君蕤》
- 《颍阳别元丹丘之淮阳》
- 《夜别张五》
- 《留别曹南群官之江南》
- 《别鲁颂》
- 《自金陵溯流过白璧山玩月达天门,寄句容王主簿》
- 《早过漆林渡,寄万巨》
- 《宣州九日闻崔四侍御与宇文太守游敬亭余时登响山不同此赏醉后寄崔侍御》
- 《江上寄元六林宗》
- 《江夏寄汉阳辅录事》
- 《流夜郎至西塞驿,寄裴隐》
- 《送崔十二游天竺寺》
- 《送友人寻越中山水》
- 《送张舍人之江东》
- 《赠别王山人归布山》
- 《别韦少府》
- 《留别贾舍人至二首》
- 《赠别郑判官》
- 《别东林寺僧》
- 《口号(一作口号留别金陵诸公)》
- 《感时留别从兄徐王延年、从弟延陵》
- 《送于十八应四子举落第还嵩山》
- 〖孤独〗 “江村独归处,寂寞养残生。”
- 〖孤独〗 “冬夜夜寒觉夜长,沉吟久坐坐北堂。”
- 〖孤独〗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 〖孤独〗 “当时相候赤栏桥,今日独寻黄叶路。”
- 〖孤独〗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 〖孤独〗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 〖孤独〗 “幽人归独卧,滞虑洗孤清。”
- 〖孤独〗 “东山老,可堪岁晚,独听桓筝。”
- 〖孤独〗 “故山知好在,孤客自悲凉。”
- 〖孤独〗 “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 〖孤独〗 “今日独来香径里,更无人迹有苔钱。”
- 〖孤独〗 “斜髻娇娥夜卧迟,梨花风静鸟栖枝。”
- 〖孤独〗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 〖孤独〗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 〖孤独〗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 〖孤独〗 “独睡起来情悄悄,寄愁何处好。”
- 〖孤独〗 “无聊成独卧,弹指韶光过。”
- 〖孤独〗 “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
- 〖孤独〗 “远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 〖孤独〗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 〖孤独〗 “客心已百念,孤游重千里。”
- 〖孤独〗 “夜雨滴空阶,孤馆梦回,情绪萧索。”
- 〖孤独〗 “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
- 〖孤独〗 “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 〖孤独〗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 〖孤独〗 “杨柳风柔,海棠月淡,独自倚阑时。”
- 〖孤独〗 “最无端处,总把良宵,只恁孤眠却。”
- 〖孤独〗 “倚阑凝望,独立渔翁满江雪。”
- 〖孤独〗 “晚来天,空悄然,孤眠,枕檀云髻偏。”
- 〖孤独〗 “欲笺心事,独语斜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