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中国历史 第三册目录
封面/前言/目录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1课 鸦片战争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4课 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第6课 戊戌变法
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8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第9课 辛亥革命
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第13课 五四运动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第16课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七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
第23课 内战爆发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八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第27课 活动课:考察近代历史遗迹
附录 中国近现代史大事年表(上)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1课 鸦片战争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4课 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第6课 戊戌变法
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8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第9课 辛亥革命
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第13课 五四运动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第16课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七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
第23课 内战爆发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八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第27课 活动课:考察近代历史遗迹
附录 中国近现代史大事年表(上)
- 六年级语文下册(2025春季版)(部编版)
- 九年级化学下册(2025版)
- 九年级化学下册(2025版)
- 九年级化学下册(2025版)(粤教版)
- 八年级物理下册(2025年最新版)
- 八年级物理下册(2025年最新版)
- 八年级物理下册(2025年最新版)
- 七年级历史下册(2025年最新版)(部编版)
- 七年级地理下册(2025年最新版)(北京版)
- 七年级地理下册(2025年最新版)
- 七年级地理下册(2025年最新版)
-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2025年最新版)(部编版)
- 七年级生物下册(2025最新版)
- 七年级生物下册(2025最新版)
- 七年级生物下册(2025最新版)
- 七年级数学下册(2025年最新版)
- 七年级数学下册(2025年最新版)
- 七年级数学下册(2025年最新版)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英语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英语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
-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
-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
-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
-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
-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
- 高二生物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
- 高三数学选修1-1
- 高二化学选修1 化学与生活
- 高三数学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A版)
- 高二物理选择性必修 第二册
- 高二语文中外传记作品选读
- 高一生物必修2 遗传与进化
- 高三数学必修5
- 高二地理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 自然地理基础(中图中华版)
- 高二艺术选择性必修3 舞蹈创编与表演
- 高一生物必修2 遗传与进化
- 高二数学必修4
- 高一化学必修2
- 高三英语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
- 高三俄语选择性必修 第四册
- 高一艺术必修2 艺术与文化(上册)
- 高二化学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
- 高一数学必修2(B版)
- 《李生弃官入道因寄》
- 《春醉》
- 《送客归峡中(一作将赴京师,津亭别萧处士)》
- 《朗上人院晨坐》
- 《西园(一作姚合诗)》
- 《送友人归荆楚》
- 《伤冯秀才》
- 《送李文明下第鄜州觐兄》
- 《秋霁潼关驿亭》
- 《寄袁校书(一作袁都校书)》
- 《送人归吴兴》
- 《天街晓望》
- 《题邹处士隐居(一作题裴处士园林)》
- 《金谷桃花》
- 《晚投慈恩寺呈俊上人》
- 《秋日行次关西》
- 《秋夜棹舟访李隐君》
- 《寻周炼师不遇留赠》
- 《途中寒食》
- 《暝投灵智寺渡谿不得,却取沿江路往》
- 《留题李侍御书斋》
- 《寄小弟》
- 《西山草堂》
- 《洛阳道中》
- 《送萧处士归缑岭别业》
- 《京口闲居寄京洛友人(一作两都亲友)》
- 《凌歊台(台在当涂县北,宋高祖所筑)》
- 《过鲍溶宅有感》
- 《南陵留别段氏兄弟》
- 《酬殷尧藩》
- 〖伤感〗 “故人何不返,春华复应晚。”
- 〖伤感〗 “江心云带蒲帆重,楼上风吹粉泪香。”
- 〖伤感〗 “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
- 〖伤感〗 “香帏风动花入楼,高调鸣筝缓夜愁。”
- 〖伤感〗 “愁无限,消瘦尽,有谁知?闲教玉笼鹦鹉念郎诗。”
- 〖伤感〗 “今日山城对垂泪,伤心不独为悲秋。”
- 〖伤感〗 “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何处有花枝。”
- 〖伤感〗 “谁谓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 〖伤感〗 “枝上流莺和泪闻,新啼痕间旧啼痕。”
- 〖伤感〗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
- 〖伤感〗 “林卧愁春尽,开轩览物华。”
- 〖伤感〗 “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
- 〖伤感〗 “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
- 〖伤感〗 “燕语如伤旧国春,宫花一落已成尘。”
- 〖伤感〗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
- 〖伤感〗 “蜂儿不解知人苦,燕儿不解说人愁。”
- 〖伤感〗 “灞桥杨柳年年恨,鸳浦芙蓉叶叶愁。”
- 〖伤感〗 “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
- 〖伤感〗 “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凉生枕簟泪痕滋。”
- 〖伤感〗 “忙日苦多闲日少,新愁常续旧愁生。”
- 〖伤感〗 “无言暗将红泪弹。阑珊,香销轻梦还。”
- 〖伤感〗 “便做无情,莫也愁人苦。”
- 〖伤感〗 “无一语,对芳尊。安排肠断到黄昏。”
- 〖伤感〗 “泪滴千千万万行,更使人、愁肠断。”
- 〖伤感〗 “沧海客归珠有泪,章台人去骨遗香。”
- 〖伤感〗 “义胆包天,忠肝盖地,四海无人识。”
- 〖伤感〗 “扰扰马足车尘,被岁月无情,暗消年少。”
- 〖伤感〗 “只愁飞诏下青冥。不应霜塞晚,横槊看诗成。”
- 〖伤感〗 “歌里千重意,才欲歌时泪已流,恨应更、多于泪。”
- 〖伤感〗 “雍雍新雁咽寒声,愁恨年年长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