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三数学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目录
封面/前言/目录
第五章数列
5.1 数列基础
5.1.1 数列的概念
5.1.2 数列中的递推
5.2 等差数列
5.2.1 等差数列
5.2.2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5.3 等比数列
5.3.1 等比数列
5.3.2 等比数列的前 n项和
5.4 数列的应用
5.5 数学归纳法
第六章导数及其应用
6.1 导数
6.1.1 函数的平均变化率
6.1.2 导数及其几何意义
6.1.3 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
6.1.4 求导法则及其应用
6.2 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性质
6.2.1导数与函数的单调性
6.2.2 导数与函数的极值、最值
6.3 利用导数解决实际问题
6.4 数学建模活动:描述体重与脉搏率的关系
第五章数列
5.1 数列基础
5.1.1 数列的概念
5.1.2 数列中的递推
5.2 等差数列
5.2.1 等差数列
5.2.2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5.3 等比数列
5.3.1 等比数列
5.3.2 等比数列的前 n项和
5.4 数列的应用
5.5 数学归纳法
第六章导数及其应用
6.1 导数
6.1.1 函数的平均变化率
6.1.2 导数及其几何意义
6.1.3 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
6.1.4 求导法则及其应用
6.2 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性质
6.2.1导数与函数的单调性
6.2.2 导数与函数的极值、最值
6.3 利用导数解决实际问题
6.4 数学建模活动:描述体重与脉搏率的关系
- 六年级语文下册(2025春季版)(部编版)
- 九年级化学下册(2025版)
- 九年级化学下册(2025版)
- 九年级化学下册(2025版)(粤教版)
- 八年级物理下册(2025年最新版)
- 八年级物理下册(2025年最新版)
- 八年级物理下册(2025年最新版)
- 七年级历史下册(2025年最新版)(部编版)
- 七年级地理下册(2025年最新版)(北京版)
- 七年级地理下册(2025年最新版)
- 七年级地理下册(2025年最新版)
-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2025年最新版)(部编版)
- 七年级生物下册(2025最新版)
- 七年级生物下册(2025最新版)
- 七年级生物下册(2025最新版)
- 七年级数学下册(2025年最新版)
- 七年级数学下册(2025年最新版)
- 七年级数学下册(2025年最新版)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英语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英语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
-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
-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
-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
-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
-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
- 高三数学选修4-4
- 高二地理图册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
- 高三地理图册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中图中华版)
- 高一地理图册必修 第一册(中图中华版)
- 高一地理图册必修 第二册
- 高二地理图册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
- 高二地理图册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
- 高三语文选修 鲁迅作品选读
- 高二数学选修4-2
- 高三语文选修 写作
- 高二数学必修4
- 高二数学必修3
- 高一英语上学期 模块1
- 高三英语下学期 模块11
- 高三英语上学期 模块9
- 高二音乐选择性必修6 视唱练耳
- 高二数学选修4-1
- 高二英语下学期 模块7
- 《送从弟濛赴饶州》
- 《寄孙洛阳格(一作寄洛阳孙明府)》
- 《寄王六侍御》
- 《送浙西周判官(一作送浙东周阮范判官)》
- 《赠阎少保》
- 《酬杭州白使君,兼寄浙东元大夫》
- 《送令狐尚书赴东都留守》
- 《赠李杭州》
- 《寄梅处士》
- 《寄和州刘使君》
- 《题晖师影堂》
- 《寄西峰僧》
- 《和韦开州盛山十二首·绣衣石榻》
- 《和韦开州盛山十二首·琵琶台》
- 《和韦开州盛山十二首·盘石磴》
- 《和韦开州盛山十二首·梅溪》
- 《酬浙东元尚书见寄绫素》
- 《送友人卢处士游吴越》
- 《送李司空赴镇襄阳》
- 《同将作韦二少监赠水部李郎中》
- 《送僧往金州》
- 《送律师归婺州》
- 《赠任道人》
- 《逢故人》
- 《患眼》
- 《与贾岛闲游》
- 《寄白学士》
- 《蛮州(一作杜牧诗,题云蛮中醉)》
- 《送元结》
- 《岸花》
- 〖励志〗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 〖励志〗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 〖励志〗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 〖励志〗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 〖励志〗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 〖励志〗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 〖励志〗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 〖励志〗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 〖励志〗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 〖哲理〗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哲理〗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哲理〗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 〖哲理〗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 〖哲理〗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 〖老师〗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 〖老师〗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 〖老师〗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 〖老师〗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 〖老师〗 “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
- 〖老师〗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 〖母亲〗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 〖母亲〗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 〖母亲〗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 〖母亲〗 “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
- 〖母亲〗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 〖母亲〗 “人家见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
- 〖母亲〗 “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 〖母亲〗 “霜殒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
- 〖友情〗 “四海皆兄弟,谁为行路人。”
- 〖友情〗 “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