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关于散文的诗
《西江月·顷在黄州》
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由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锵然,疑非尘世也。书此语桥柱上。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留侯论》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夫子房受书于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且其意不在书。
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其平居无罪夷灭者,不可胜数。虽有贲、育,无所复施。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势未可乘。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已危矣。
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者?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圯上老人所为深惜者也。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
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逆;庄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遂舍之。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余,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何则?非有生平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
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呜呼!此其所以为子房欤!
苏轼古诗分类
- 宋词三百首
- 宋词精选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豪放
- 中秋节
- 月亮
- 怀人
- 祝福
- 长江
- 咏史怀古
- 抒怀
- 怀才不遇
- 人生
- 小学古诗
- 写景
- 感叹
- 哲理
- 婉约
- 悼亡
- 爱情
- 记梦
- 思念
- 古诗三百首
- 纪游
- 爱国
- 写山
- 庐山
- 狩猎
- 西湖
- 写雨
- 初中文言文
- 春天
- 伤春
- 题画
- 想象
- 写水
- 辞赋精选
- 高中文言文
- 古文观止
- 饮酒
- 勉励
- 惜时
- 乡村
- 生活
- 风俗
- 离别
- 秋天
- 端午节
- 怀古
- 月夜
- 孤独
- 柳树
- 赏花
- 贬谪
- 故事
- 抒情
- 思乡
- 旷达
- 山水
- 小学文言文
- 寓言
- 咏物
- 失意
- 无奈
- 送别
- 友情
- 慰勉
- 向往
- 人格
- 地名
- 自由
- 月色
- 喜悦
- 散文
- 音乐
- 议论
- 赞颂
- 歌女
- 感伤
- 时光
- 读书
- 写人
- 修养
- 美学
- 春节
- 忧国忧民
- 怅惘
- 隐居
- 梅花
- 闺怨
- 夏天
- 赞美
- 美景
- 讽刺
- 七夕节
- 惜春
- 女子
- 写花
- 橘子
- 田园
- 抚今
- 追昔
- 春游
- 叙事
- 游历
- 寓理
- 少女
- 江南
- 水乡
- 哲学
- 思归
- 怀念
- 胞弟
- 回忆
- 岁月
- 荔枝
- 典故
- 忧思
- 相思
- 菊花
- 品格
- 追忆
- 友人
- 习俗
- 乐曲
- 碑文
- 书法
- 壮志未酬
- 隐逸
- 咏史
- 游赏
- 景点
- 元宵节
- 怀友
- 壮志难酬
- 策论
- 伤怀
- 题咏
- 纪行
- 悼念
- 观点
- 书信
- 同情
- 忆往
- 忆旧
- 史论
- 讽谕
- 奏议
- 劝勉
- 思亲
- 忧愁
- 言志
- 行舟
- 仕途
- 寒食节
- 怀乡
- 祭祀
- 感恩
- 感慨
- 恩师
- 愁苦
- 初夏
- 农村
- 游记
- 乐观
- 乡风
- 节日
- 写月
- 热爱
- 自然
- 重阳节
- 祈祷
- 赠别
- 集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