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该诗句摘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白云泉》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鉴赏
这首七绝犹如一幅线条明快简洁的淡墨山水图。诗人并不注重用浓墨重彩描绘天平山上的风光,而是着意摹画白云与泉水的神态,将它人格化,使它充满生机、活力,点染着诗人自己闲逸的感情,给人一种饶有风趣的清新感。诗人采取象征手法,写景寓志,以云水的逍遥自由比喻恬淡的胸怀与闲适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波浪象征社会风浪,“兴发于此而义归于彼”,言浅旨远,意在象外,寄托深厚,理趣盎然。诗的风格平淡浑朴,清代田雯谓“乐天诗极清浅可爱,往往以眼前事为见得语,皆他人所未发。”(《古欢堂集》)这一评语正好道出了这首七绝的艺术特色。
“天平山上白云泉”,起句即点出吴中的奇山丽水、风景形胜的精华所在。天平山在苏州市西二十里。“此山在吴中最为崷崪高耸,一峰端正特立”,“巍然特出,群峰拱揖”,岩石峻峭。山上青松郁郁葱葱。山腰依崖建有亭,“亭侧清泉,泠泠不竭,所谓白云泉也”,号称“吴中第一水”,泉水清洌而晶莹,“自白乐天题以绝句”,“名遂显于世”。
然而,这一名山胜水的优美景色在诗人眼帘中却呈现为:“云自无心水自闲”。白云随风飘荡,舒卷自如,无牵无挂;泉水淙淙潺流,自由奔泻,从容自得。诗人无意描绘天平山的巍峨高耸和吴中第一水的清澄透澈,却着意描写“云无心以出岫”的境界,表现白云坦荡淡泊的胸怀和泉水闲静雅致的神态。句中连用两个“自”字,特别强调云水的自由自在,自得自乐,逍遥而惬意。这里移情注景,景中寓情,“云自无心水自闲”,恰好是诗人思想感情的自我写照。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白居易的诗
- 《秦中吟十首·重赋(一作无名税)》
- 《南龙兴寺残雪》
- 《秦吉了-哀冤民也》
- 《晚归早出》
- 《游云居寺,赠穆三十六地主》
- 《赴苏州至常州,答贾舍人》
- 《元十八从事南海欲出庐山临别旧居有恋泉声之什…伸别情》
- 《南侍御以石相赠,助成水声,因以绝句谢之》
- 《戏答诸少年》
- 《感鹤》
- 《晚起》
- 《题崔常侍济上别墅(时常侍以长告罢归,今故先报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