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三语文汉字汉语专题研讨目录
封面/前言/目录
第一单元 汉语与交际
一 交际五要素
二 语言对信息传递的限定
三 汉语交际中的语法约定俗成
1.语言的社会功能
2.信息传达的性质与语言的本质和语言的发展
3.汉语语法的特点和学习
第二单元 口语和书面语
一 口语和书面语
二 文言和白话
三 不同文体的语言特征与交际功能
1.书面语与口语
2.古文今译中的一些问题
3.语体类型
4.资料三则
第三单元 汉语语音
一 汉语的韵律
二 方言和普通话
三 误读和异读
1.古今语音的异同
2.平仄
3.方言和共同语
4.普通话异读词审音
第四单元 汉字
一 汉字的起源与发展
二 汉字的结构与特点
三 汉字运用与文化
1.语言和文字
2.关于汉字起源的几点认识
3.形声字产生的途径
4.资料三则
第五单元 修辞
一 从交际的角度理解修辞
二 选词炼句的原则和要求
三 成语和典故的运用
1.修辞是一个选择过程
2.话语衔接
3.成语的修辞作用
4.用典
第六单元 言语交际和语境
一 语境的基本类别
二 语境与语义理解
三 语境与言语表达
1.语境的不同要素
2.语境的神奇力量
3.试谈语境对语言的制约
附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第一单元 汉语与交际
一 交际五要素
二 语言对信息传递的限定
三 汉语交际中的语法约定俗成
1.语言的社会功能
2.信息传达的性质与语言的本质和语言的发展
3.汉语语法的特点和学习
第二单元 口语和书面语
一 口语和书面语
二 文言和白话
三 不同文体的语言特征与交际功能
1.书面语与口语
2.古文今译中的一些问题
3.语体类型
4.资料三则
第三单元 汉语语音
一 汉语的韵律
二 方言和普通话
三 误读和异读
1.古今语音的异同
2.平仄
3.方言和共同语
4.普通话异读词审音
第四单元 汉字
一 汉字的起源与发展
二 汉字的结构与特点
三 汉字运用与文化
1.语言和文字
2.关于汉字起源的几点认识
3.形声字产生的途径
4.资料三则
第五单元 修辞
一 从交际的角度理解修辞
二 选词炼句的原则和要求
三 成语和典故的运用
1.修辞是一个选择过程
2.话语衔接
3.成语的修辞作用
4.用典
第六单元 言语交际和语境
一 语境的基本类别
二 语境与语义理解
三 语境与言语表达
1.语境的不同要素
2.语境的神奇力量
3.试谈语境对语言的制约
附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 六年级语文下册(2025春季版)(部编版)
- 九年级化学下册(2025版)
- 九年级化学下册(2025版)
- 九年级化学下册(2025版)(粤教版)
- 八年级物理下册(2025年最新版)
- 八年级物理下册(2025年最新版)
- 八年级物理下册(2025年最新版)
- 七年级历史下册(2025年最新版)(部编版)
- 七年级地理下册(2025年最新版)(北京版)
- 七年级地理下册(2025年最新版)
- 七年级地理下册(2025年最新版)
-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2025年最新版)(部编版)
- 七年级生物下册(2025最新版)
- 七年级生物下册(2025最新版)
- 七年级生物下册(2025最新版)
- 七年级数学下册(2025年最新版)
- 七年级数学下册(2025年最新版)
- 七年级数学下册(2025年最新版)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英语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英语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
-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
-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
-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
-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
-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
- 高三数学选修1-2
- 高三语文选修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
- 高三语文选修 现代散文选读
- 高二数学选修4-1
- 高二音乐选择性必修6 视唱练耳
- 高二音乐选择性必修2 合奏
- 高一音乐必修4 音乐编创
- 高二音乐选择性必修6 视唱练耳(粤教花城版)
- 高二音乐选择性必修2 合奏(粤教花城版)
- 高一音乐必修4 音乐编创(粤教花城版)
- 高三数学选修3-4
- 高一体育必修 全一册
- 高一体育必修 全一册
- 高二地理必修3
- 高二艺术选择性必修3 舞蹈创编与表演
- 高一艺术必修2 艺术与文化(上册)
- 高二音乐选择性必修5 音乐基础理论
- 高二美术选择性必修4 设计
- 《留客住》
- 《燕归梁(高平晓)》
- 《应天长(商调)》
- 《蝶恋花》
- 《夜游宫》
- 《南乡子(咏秋夜)》
- 《浪淘沙》
- 《鹤冲天》
- 《长相思》
- 《长相思》
- 《南柯子》
- 《迎春乐(双调)》
- 《渔家傲(般涉·第二)》
- 《瑞鹤仙·悄郊原带郭》
- 《玲珑四犯(大石)》
- 《还京乐(大石)》
- 《醉桃源(大石)》
- 《解蹀躞(商调)》
- 《塞垣春(大石)》
- 《宴清都(中吕)》
- 《浣沙溪(四之三)》
- 《过秦楼·大石》
- 《满路花(仙吕思情)》
- 《品令(商调梅花)》
- 《归去难(仙吕期约)》
- 《蝶恋花(商调柳·第三)》
- 《六丑·落花》
- 《倒犯(仙吕调新月)》
- 《满路花(仙吕)》
- 《虞美人(正宫)》
- 〖孤独〗 “山驿凄凉,灯昏人独寝。”
- 〖孤独〗 “绕遍回廊还独坐。月笼云暗重门锁。”
- 〖孤独〗 “苜蓿阑干满上林,西风残秣独沉吟。”
- 〖孤独〗 “独抱影儿眠,背看灯花落。”
- 〖孤独〗 “小雨湿黄昏。重午佳辰独掩门。”
- 〖孤独〗 “弥伤孤舟夜,远结万里心。”
- 〖孤独〗 “想边鸿孤唳,砌蛩私语。”
- 〖孤独〗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 〖孤独〗 “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
- 〖孤独〗 “万里乘云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
- 〖孤独〗 “高斋今夜雨,独卧武昌城。”
- 〖孤独〗 “有客踌躇,古庭空自吊孤影。”
- 〖孤独〗 “河边独自看星宿,夜织天丝难接续。”
- 〖孤独〗 “半壁横江矗起,一舟载雨孤行。”
- 〖孤独〗 “忆共人人睡魂蝶乱,梦鸾孤。”
- 〖孤独〗 “璇室群酣夜,璜溪独钓时。”
- 〖孤独〗 “玉露金风报素秋,穿针楼上独含愁。”
- 〖孤独〗 “贾传自怜多感慨,东门何意泥孤虚。”
- 〖孤独〗 “独倚危栏,神游无际,天地犹嫌隘。”
- 〖孤独〗 “黄鹂啭处谁同听,白菊开时且剩过。”
- 〖孤独〗 “满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十二鬟。”
- 〖孤独〗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 〖孤独〗 “独眠林下梦魂好,回首人间忧患长。”
- 〖孤独〗 “遥忆独眠人,早寒惊梦频。”
- 〖孤独〗 “翠钿晓寒轻,独倚秋千无力。”
- 〖孤独〗 “野桥古梅独卧寒屋角,疏影横斜暗上书窗敲。”
- 〖孤独〗 “那堪好风景,独上洛阳桥。”
- 〖孤独〗 “独自下层楼,楼下蛩声怨。”
- 〖孤独〗 “独自上层楼,楼外青山远。”
- 〖孤独〗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