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中国历史 第一册目录
封面/前言/目录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第1课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一北京人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第8课 百家争鸣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16课 三国鼎立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第21课 活动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
附录 中国古代史大事年表(上)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第1课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一北京人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第8课 百家争鸣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16课 三国鼎立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第21课 活动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
附录 中国古代史大事年表(上)
- 六年级语文下册(2025春季版)(部编版)
- 九年级化学下册(2025版)
- 九年级化学下册(2025版)
- 九年级化学下册(2025版)(粤教版)
- 八年级物理下册(2025年最新版)
- 八年级物理下册(2025年最新版)
- 八年级物理下册(2025年最新版)
- 七年级历史下册(2025年最新版)(部编版)
- 七年级地理下册(2025年最新版)(北京版)
- 七年级地理下册(2025年最新版)
- 七年级地理下册(2025年最新版)
-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2025年最新版)(部编版)
- 七年级生物下册(2025最新版)
- 七年级生物下册(2025最新版)
- 七年级生物下册(2025最新版)
- 七年级数学下册(2025年最新版)
- 七年级数学下册(2025年最新版)
- 七年级数学下册(2025年最新版)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英语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英语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
-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
-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
-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
-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
-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
- 高二历史选修3
- 高三信息技术选择性必修6 开源硬件项目设计
- 高三数学选修4-5(B版)
- 高二化学选修3
- 高二历史选修1
- 高二信息技术选择性必修2 网络基础
- 高一历史必修2
- 高三语文中国民俗文化
- 高二信息技术选择性必修3 数据管理与分析(人教中图版)
- 高三数学选修4-4(B版)
- 高三生物选修3 现代生物专题
- 高一信息技术必修1 数据与计算(人教中图版)
- 高三地理选修5 自然灾害与防治
- 高一语文必修1
- 高二地理选修2 海洋地理
- 高一语文必修 上册(部编版)
- 高三数学选修4-2(B版)
- 高二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 《逢故人》
- 《长安夜月》
- 《秋霁寄远》
- 《怀政禅师院》
- 《贻隐者》
- 《秋日》
- 《宣城赠萧兵曹(一作许浑诗)》
- 《闻开江相国宋(一作宋相公申锡)下世二首》
- 《泊松江(一作许浑诗,题作夜泊松江渡寄友人)》
- 《骕骦坂》
- 《后池泛舟送王十秀才》
- 《偶见(黄州作)》
- 《途中逢故人,话西山读书早曾游览》
- 《寄卢先辈》
- 《寄湘中友人》
- 《赠别》
- 《中秋日拜起居表晨渡天津桥即事十六韵献…兼呈工部刘公》
- 《送太昱禅师(一作许浑诗)》
- 《陵阳送客》
- 《绿萝》
- 《贵游》
- 《秋晚怀茅山石涵村舍》
- 《送段觉归杜曲闲居》
- 《王居士》
- 《陪王尚书泛舟莲池》
- 《七夕》
- 《吴宫词二首》
- 《题孙逸人山居》
- 《寄牛相公》
- 《闻雁》
- 〖伤感〗 “欲知方寸,共有几许清愁,芭蕉不展丁香结。”
- 〖伤感〗 “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
- 〖伤感〗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 〖伤感〗 “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
- 〖伤感〗 “碧海年年,试问取、冰轮为谁圆缺?”
- 〖伤感〗 “斜倚画阑娇不语,暗移梅影过红桥,裙带北风飘。”
- 〖伤感〗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 〖伤感〗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
- 〖伤感〗 “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
- 〖伤感〗 “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
- 〖伤感〗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 〖伤感〗 “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 〖伤感〗 “一枕新愁,残夜花香月满楼。”
- 〖伤感〗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 〖伤感〗 “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 〖伤感〗 “这次第,算人间没个并刀,剪断心上愁痕。”
- 〖伤感〗 “无半点闲愁去处,问三生醉梦何如。”
- 〖伤感〗 “淮水悠悠。万顷烟波万顷愁。”
- 〖伤感〗 “今宵绝胜无人共,卧看星河尽意明。”
- 〖伤感〗 “半死梧桐老病身,重泉一念一伤神。”
- 〖伤感〗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
- 〖伤感〗 “分明一觉华胥梦,回首东风泪满衣。”
- 〖伤感〗 “恋树湿花飞不起,愁无比,和春付与东流水。”
- 〖伤感〗 “又到断肠回首处,泪偷零。”
- 〖伤感〗 “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
- 〖伤感〗 “心断新丰酒,销愁斗几千。”
- 〖伤感〗 “伤心莫问前朝事,重上越王台。”
- 〖伤感〗 “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 〖伤感〗 “双燕飞来,陌上相逢否?撩乱春愁如柳絮。”
- 〖伤感〗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