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中国历史 第一册目录
封面/前言/目录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第1课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一北京人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第8课 百家争鸣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16课 三国鼎立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第21课 活动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
附录 中国古代史大事年表(上)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第1课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一北京人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第8课 百家争鸣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16课 三国鼎立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第21课 活动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
附录 中国古代史大事年表(上)
- 六年级语文下册(2025春季版)(部编版)
- 九年级化学下册(2025版)
- 九年级化学下册(2025版)
- 九年级化学下册(2025版)(粤教版)
- 八年级物理下册(2025年最新版)
- 八年级物理下册(2025年最新版)
- 八年级物理下册(2025年最新版)
- 七年级历史下册(2025年最新版)(部编版)
- 七年级地理下册(2025年最新版)(北京版)
- 七年级地理下册(2025年最新版)
- 七年级地理下册(2025年最新版)
-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2025年最新版)(部编版)
- 七年级生物下册(2025最新版)
- 七年级生物下册(2025最新版)
- 七年级生物下册(2025最新版)
- 七年级数学下册(2025年最新版)
- 七年级数学下册(2025年最新版)
- 七年级数学下册(2025年最新版)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英语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英语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
-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
-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
-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
-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
-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
- 高一地理图册必修 第二册
- 高二地理图册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中图中华版)
- 高三历史选修2
- 高三语文选修 鲁迅作品选读
- 高二地理图册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
- 高三语文选修 写作
- 高三地理图册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 高二数学必修4
- 高一地理图册必修 第一册
- 高二数学必修3
- 高一地理图册必修 第二册
- 高二历史选修1
- 高一英语上学期 模块1
- 高一数学必修1
- 高二物理选择性必修 第二册
- 高三英语下学期 模块11
- 高二历史必修3
- 高一物理必修 第三册
- 《落帆后赋得二绝》
- 《钓鱼》
- 《答友人寄新茗》
- 《送客往涔阳》
- 《叹灵鹫寺山榴》
- 《请告出春明门》
- 《酬崔表仁》
- 《醴陵道中》
- 《放鱼》
- 《湘妃庙》
- 《石门戍》
- 《中秋寄南海梁侍御》
- 《将游荆州投魏中丞》
- 《言怀》
- 《重阳日上渚宫杨尚书》
- 《喜浑吉见访》
- 《恼从兄》
- 《宿巫山庙二首》
- 《赠魏三十七》
- 《送客》
- 《题王侍御宅》
- 《题二妃庙》
- 《怀初公》
- 《寄韦秀才》
- 《恼自澄》
- 《青鹢》
- 《古词》
- 《洞庭干二首》
- 《题樱桃》
- 《和人赠别》
- 〖春天〗 “桃李务青春,谁能贯白日。”
- 〖春天〗 “一年一度,烂漫离披,似长江去浪。”
- 〖春天〗 “绿暗红稀春已暮,燕子衔泥,飞入垂杨处。”
- 〖春天〗 “无情燕子,怕春寒、轻失花期。”
- 〖春天〗 “把酒祝东风,且莫恁、匆匆去。”
- 〖春天〗 “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
- 〖春天〗 “池花春映日,窗竹夜鸣秋。”
- 〖春天〗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 〖春天〗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 〖春天〗 “两株桃杏映篱斜,妆点商州副使家。”
- 〖春天〗 “绿波春浪满前陂,极目连云䎬稏肥。”
- 〖春天〗 “野田春水碧于镜,人影渡傍鸥不惊。”
- 〖春天〗 “小桃灼灼柳鬖鬖,春色满江南。”
- 〖春天〗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 〖春天〗 “终古闲情归落照,一春幽梦逐游丝。”
- 〖春天〗 “露湿晴花春殿香,月明歌吹在昭阳。”
- 〖春天〗 “二月春花厌落梅。仙源归路碧桃催。”
- 〖春天〗 “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
- 〖春天〗 “柴门寂寂黍饭馨,山家烟火春雨晴。”
- 〖春天〗 “砌下落花风起,罗衣特地春寒。”
- 〖春天〗 “春至花如锦,夏近叶成帷。”
- 〖春天〗 “正护月云轻,嫩冰犹薄。”
- 〖春天〗 “闲立春塘烟淡淡,静眠寒苇雨飕飕。”
- 〖春天〗 “春透水波明,寒峭花枝瘦。”
- 〖春天〗 “春游之盛,西湖未能过也。”
- 〖春天〗 “仙苑春浓,小桃开,枝枝已堪攀折。”
- 〖春天〗 “春到南楼雪尽。惊动灯期花信。”
- 〖春天〗 “春风只在园西畔。荠菜花繁胡蝶乱。”
- 〖春天〗 “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行人。”
- 〖春天〗 “屈指数春来,弹指惊春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