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中国历史 第一册目录
封面/前言/目录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第1课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一北京人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第8课 百家争鸣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16课 三国鼎立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第21课 活动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
附录 中国古代史大事年表(上)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第1课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一北京人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第8课 百家争鸣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16课 三国鼎立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第21课 活动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
附录 中国古代史大事年表(上)
友情提示: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公众号可快速搜索课本
上一章节: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上一页|下一页 下一章节: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友情提示: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公众号可快速搜索课本
友情提示: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公众号可快速搜索课本
注:本站提供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中国历史 第一册历史(部编版)电子版书本导航,供中小学、历史培训机构以及历史家教老师备课,七年级学生预习和复习以提高学习成绩。由于我们不存储课本图片,点击上方图片将跳转到第三方网站进行阅读,若是您发现链接失效,可发邮件跟我们反馈。
- 八年级化学全一册(2024版)
- 八年级物理上册(2024版)
- 八年级化学全一册(2024版)
- 八年级物理上册(2024版)
- 八年级化学全一册(2024版)
- 七年级地理图册上册(2024版)
- 六年级地理图册上册(2024版)
- 六年级音乐上册(2024版)
- 六年级科学上册(2024版)
- 七年级地理上册(2024版)
- 六年级地理上册(2024版)
- 六年级美术上册(2024版)
- 六年级历史中国历史 第一册(2024版)(部编版)
- 六年级音乐上册(2024版)
- 六年级英语上册(2024版)
- 六年级数学上册(2024版)
- 六年级美术上册(2024版)
- 六年级语文上册(2024版)(部编版)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英语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英语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
-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
-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
-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
-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
-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
- 高一音乐必修2 歌唱(粤教花城版)
- 高三历史选修3
- 高三思想政治选修5
- 高一体育必修 全一册
- 高三艺术选择性必修5 影视与数字媒体艺术实践
- 高三思想政治选修4
- 高二艺术选择性必修1 美术创意实践
- 高三美术选择性必修6 现代媒体艺术
- 高二音乐选择性必修3 舞蹈表演
- 高三历史选修2
- 高三思想政治选修3
- 高一美术选择性必修2 中国书画
- 高一音乐必修5 音乐与舞蹈
- 高三美术选择性必修5 工艺
- 高一音乐必修1 音乐鉴赏
- 高三思想政治选修2
- 高一美术选择性必修1 绘画
- 高二音乐选择性必修3 舞蹈表演
- 《寄茅山何道士》
- 《秋日遣怀十六韵寄道侣》
- 《忆袭美洞庭观步奉和次韵》
- 《奉和袭美古杉三十韵》
- 《送人罢官归茅山》
- 《润州送人往长洲》
- 《次和袭美病后春思》
- 《奉和袭美卧疾感春见寄次韵》
- 《春雨即事寄袭美》
- 《上元日道室焚修寄袭美》
- 《奉和袭美病中书情寄上崔谏议次韵》
- 《阖闾城北有卖花翁,讨春之士往往造焉,因招袭美》
- 《酬袭美见寄海蟹》
- 《奉和袭美行次野梅次韵》
- 《早春雪中作吴体寄袭美》
- 《奉和袭美醉中偶作见寄次韵》
- 《奉和袭美寄题罗浮轩辕先生所居》
- 《奉和袭美吴中书事寄汉南裴尚书》
- 《以竹夹膝寄赠袭美》
- 《奉和袭美所居首夏水木尤清,适然有作次韵》
- 《看压新醅寄怀袭美》
- 《酬袭美夏首病愈见招次韵》
- 《奉和袭美闻开元寺开笋园寄章上人》
- 《同袭美游北禅院(院即故司勋陆郎中旧宅)》
- 《闻袭美有亲迎之期因以寄贺》
- 《和袭美题支山南峰僧次韵》
- 《和袭美腊后送内大德从勖游天台》
- 《送润卿还华阳》
- 《和袭美冬晓章上人院》
- 《南阳广文欲于荆襄卜居,袭美有赠,代酬次韵》
- 〖写雪〗 “至若穷阴凝闭,凛冽海隅,积雪没胫,坚冰在须。”
- 〖写雪〗 “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
- 〖写雪〗 “叩枻长歌,嫦娥欲下,万里挥冰雪。”
- 〖写雪〗 “燕塞雪,片片大如拳。”
- 〖写雪〗 “昨夜醉眠西浦月。今宵独钓南溪雪。”
- 〖写雪〗 “野客预知农事好,三冬瑞雪未全消。”
- 〖写雪〗 “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
- 〖写雪〗 “吹笳暮归野帐,雪压青毡。”
- 〖写雪〗 “春近寒虽转,梅舒雪尚飘。”
- 〖写雪〗 “天山三丈雪,岂是远行时。”
- 〖写雪〗 “更可惜,雪中高树,香篝熏素被。”
- 〖写雪〗 “雪粉华,舞梨花,再不见烟村四五家。”
- 〖写雪〗 “投宿骎骎征骑,飞雪满孤村。”
- 〖写雪〗 “秋冬雪月,千里一色;”
- 〖写雪〗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
- 〖写雪〗 “雪花全似梅花萼。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
- 〖写雪〗 “何处飞来林间鹊,蹙踏松梢微雪。”
- 〖写雪〗 “江上雪,独立钓渔翁。”
- 〖写雪〗 “春还草阁梅先动,月满虚庭雪未消。”
- 〖写雪〗 “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
- 〖写雪〗 “冬夜兮陶陶,雨雪兮冥冥。”
- 〖写雪〗 “花明玉关雪,叶暖金窗烟。”
- 〖写雪〗 “问弄雪飘枝,无双亭上,何日重游。”
- 〖写雪〗 “朔方正月雪澌澌,单于策马至京西。”
- 〖写雪〗 “垂钓板桥东,雪压蓑衣冷。”
- 〖写雪〗 “悲霜雪之俱下兮,听潮水之相击。”
- 〖写雪〗 “残雪楼台,迟日园林。”
- 〖写雪〗 “春田龟坼苗不滋,犹赖立春三日雪。”
- 〖写雪〗 “瘦雪一痕墙角,青子已妆残萼。”
- 〖写雪〗 “岸旁青草长不歇,空中白雪遥旋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