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中国历史 第一册目录
封面/前言/目录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第1课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一北京人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第8课 百家争鸣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16课 三国鼎立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第21课 活动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
附录 中国古代史大事年表(上)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第1课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一北京人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第8课 百家争鸣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16课 三国鼎立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第21课 活动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
附录 中国古代史大事年表(上)
- 六年级语文下册(2025春季版)(部编版)
- 九年级化学下册(2025版)
- 九年级化学下册(2025版)
- 九年级化学下册(2025版)(粤教版)
- 八年级物理下册(2025年最新版)
- 八年级物理下册(2025年最新版)
- 八年级物理下册(2025年最新版)
- 七年级历史下册(2025年最新版)(部编版)
- 七年级地理下册(2025年最新版)(北京版)
- 七年级地理下册(2025年最新版)
- 七年级地理下册(2025年最新版)
-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2025年最新版)(部编版)
- 七年级生物下册(2025最新版)
- 七年级生物下册(2025最新版)
- 七年级生物下册(2025最新版)
- 七年级数学下册(2025年最新版)
- 七年级数学下册(2025年最新版)
- 七年级数学下册(2025年最新版)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英语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英语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
-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
-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
-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
-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
-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
- 高二数学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A版)
- 高二化学选修3
- 高二日语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
- 高三数学美术中的数学(选修 D类)
- 高一生物必修2 遗传与进化
- 高一物理必修 第一册
- 高三英语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
- 高二英语必修4
- 高三数学社会调查与数据分析(选修 C类)
- 高二化学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
- 高一英语必修 第一册
- 高一英语必修 第二册
- 高三数学应用统计(选修 B类)
- 高一化学必修 第二册
- 高一化学必修 第二册
- 高三地理选修6
- 高三英语选择性必修 第四册
- 高二生物选修1
- 《同友人会裴明府县楼》
- 《寻白石山人涧》
- 《上巳日永崇里言怀》
- 《秋日犍为道中(一作途中感怀)》
- 《孤雁二首·其二》
- 《湘中秋怀迁客》
- 《过洛阳故城》
- 《秋宿天彭僧舍》
- 《言怀》
- 《送道士于千龄游南岳》
- 《春日郊居酬友人见贻》
- 《秋夕与友人话别》
- 《和进士张曙闻雁见寄》
- 《过长江贾岛主簿旧厅》
- 《途中秋晚送友人归江南》
- 《秋宿鹤林寺》
- 《王逸人隐居》
- 《春日闲居忆江南旧业》
- 《题兴善寺隋松院与人期不至》
- 《题绝岛山寺》
- 《灞上》
- 《送友人归江南》
- 《初识梅花》
- 《泛楚江》
- 《题净众寺古松》
- 《读庾信集》
- 《泉》
- 《送友人》
- 《海棠图》
- 《陇上逢江南故人》
- 〖写鸟〗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
- 〖写鸟〗 “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
- 〖写鸟〗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 〖写鸟〗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 〖写鸟〗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 〖写鸟〗 “微吟不道惊溪鸟,飞入乱云深处啼。”
- 〖写鸟〗 “崖崩路绝猿鸟去,惟有乔木搀天长。”
- 〖写鸟〗 “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
- 〖写鸟〗 “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 〖写鸟〗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 〖写鸟〗 “别日南鸿才北去,今朝北雁又南飞。”
- 〖写鸟〗 “从此信音稀,岭南无雁飞。”
- 〖写鸟〗 “两行疏柳,一丝残照,万点鸦栖。”
- 〖写鸟〗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 〖写鸟〗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 〖写鸟〗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 〖写鸟〗 “过尽征鸿来尽燕,故园消息茫然。”
- 〖写鸟〗 “晴野鹭鸶飞一只,水葓花发秋江碧。”
- 〖写鸟〗 “时有官船桥畔过,白鸥飞去落前滩。”
- 〖写鸟〗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
- 〖写鸟〗 “杨柳千条送马蹄,北来征雁旧南飞。”
- 〖写鸟〗 “烧痕惨淡带昏鸦,数尽寒梅未见花。”
- 〖写鸟〗 “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
- 〖写鸟〗 “高馆张灯酒复清,夜钟残月雁归声。”
- 〖写鸟〗 “树头幽鸟,对调新语,语罢双飞却。”
- 〖写鸟〗 “孤舟向广武,一鸟归成皋。”
- 〖写鸟〗 “云外好呼南去雁,系书先为报江乡。”
- 〖写鸟〗 “莺莺燕燕分飞后,粉淡梨花瘦。”
- 〖写鸟〗 “天寒水鸟自相依,十百为群戏落晖。”
- 〖写鸟〗 “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